扬州四章(其二)

隋家水调绝琵琶,魏国屯军散碛沙。

地限不须论南北,民风渐已革浮华。

茶冈夜火谁传猎,瓜步春潮自送花。

六代云烟空变幻,孤城保卫极槎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的历史变迁与自然风光,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首联“隋家水调绝琵琶,魏国屯军散碛沙”以“隋家水调”与“魏国屯军”两个历史事件为引子,展现了扬州从繁华到衰败的历史变迁。琵琶声绝,暗示着往日的辉煌不再;魏国屯军的散去,则象征着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

颔联“地限不须论南北,民风渐已革浮华”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无论地域如何划分,南北差异如何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风逐渐摆脱了浮华,回归了朴实。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转变的感慨,以及对淳朴民风的向往。

颈联“茶冈夜火谁传猎,瓜步春潮自送花”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茶冈上的夜晚,或许有人在狩猎,但这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神秘;瓜步洲的春潮则带来了生机盎然的花朵,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自然画卷。

尾联“六代云烟空变幻,孤城保卫极槎牙”总结全诗,将扬州的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六代云烟,代表了扬州历史上多个朝代的更替,这些变化如今看来仿佛只是过眼云烟。孤城保卫,既指历史上的军事防御,也暗喻扬州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坚守。槎牙,形容城墙的坚固与复杂,象征着扬州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一联以历史与自然的交融,表达了对扬州深厚文化底蕴和坚韧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扬州的历史沧桑与自然之美,同时也蕴含了作者对社会变迁和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扬州四章(其三)

唇齿津梁同白下,挈提冲要是朱方。

渠通甓社堪储涨,地拓平山拟种桑。

指北天艘劳浙运,临南关隘重江防。

应多善策师韩范,但说风流笑谢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扬州四章(其四)

风宵推枕梦难安,古事横胸恣浩汗。

空有芜城传鲍照,更无太守识秦观。

驿西屯火孤星白,天半霜钟一击寒。

江海浮名如许钓,欲从龙伯乞鳌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珠湖渔隐图为阮亨题

远山出烟媚平绿,柳角閒鸥试春浴。

水廊十二通委宛,下有红鳞三十六。

美人手持珊瑚竿,明月作饵珠光寒。

不钓名利钓万古,君形无役神故全。

谓因遗世托幽郁,高文久与台星悬。

蓬瀛天际玉昆贵,弟在琅环亦散仙。

形式: 古风

自盂城驿至安平三绝句(其一)

甘江出汉入涟州,灌以黄淮两道流。

但觉斜阳平浩淼,乱帆去影捩飞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