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颂(其七)

日昳未,法身清净绝方比。

乾坤遐迩尽东西,千山万山翠相倚。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翻译

太阳偏西,法身(佛法修行者的纯净本体)无比清净,超越了四方的比较
天地广阔,远近皆分东西两侧,无数的山峦连绵翠绿,相互依靠

注释

日昳:太阳偏西。
法身:佛法修行者的纯净本体。
绝方比:超越四方的比较。
乾坤:天地。
遐迩:远近。
尽东西:皆分东西两侧。
千山万山:无数的山峦。
翠相倚:相互依靠,翠绿连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准所作的《十二时颂》第七首,描绘的是午后时分的景象。"日昳未"指的是正午过后,阳光逐渐偏西,此时的法身(佛教中指修行者的清净本性)显得格外纯净,超越了世俗的比较。诗人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强调了东西方向的无尽延伸,千山万山连绵起伏,翠绿相依,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自然画卷。整体上,此诗寓含了对自然与内心的静谧感悟,体现了禅宗崇尚的清寂与和谐。

收录诗词(39)

释文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时颂(其五)

禺中巳,龙象须观第一义。

若向其中觅是非,见解何曾有李二。

形式: 偈颂 押[寘]韵

十二时颂(其十)

黄昏戌,楼上鸣钟已落日。

行人旅店宿长途,花上游蜂罢采蜜。

形式: 偈颂 押[质]韵

十二时颂(其八)

晡时申,由来大道绝疏亲。

阳和九月百花发,须信壶中别有春。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十二时颂(其一)

鸡鸣丑,念佛起来懒开口。

上楼敲磬两三声,惊散飞禽方丈后。

形式: 偈颂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