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敬夫登定王台韵

今朝风日好,抱病起登台。

山色愁无尽,江波去不回。

客怀元老草,节物又疏梅。

且莫催归骑,凭栏更一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今天天气晴朗,尽管抱病我还是起身登上了舞台。
山色显得忧郁无边,江水流逝却再不回头。
客居异乡的心情如同老草般荒凉,季节变换中只有稀疏的梅花开放。
暂且不要催促我回家的马匹,让我倚着栏杆再饮一杯酒。

注释

今朝:今天。
风日好:天气晴朗。
抱病:带着疾病。
起:起身。
登台:登上舞台。
山色:山的景色。
愁无尽:显得忧郁无边。
江波:江水。
去不回:流逝不回头。
客怀:客居的心情。
元老草:比喻老去或衰败。
节物:时节景物。
疏梅:稀疏的梅花。
且莫:暂且不要。
催归骑:催促回家的马匹。
凭栏:倚着栏杆。
更一杯:再饮一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大儒朱熹所作的《次敬夫登定王台韵》。诗中,诗人抓住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尽管身体抱病,仍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定王台。他远眺山色,感叹其深远无穷,江水则一去不返,寓言人生的短暂与流逝。

"山色愁无尽"一句,以山色之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感慨,暗示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的惆怅。"江波去不回"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江水东流,无法回头,寓意着生命的不可逆和无法挽留。

诗人借景生情,将自己的客居异乡之情比作"客怀元老草",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如同老去的草木般在异乡飘摇。"节物又疏梅"则描绘了时令已至冬末,梅花稀疏开放,象征着岁月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

最后,诗人并不急于回家,而是选择在栏杆边多停留一会儿,再饮一杯酒,享受这难得的好时光,体现了他的豁达与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自然景色之中,展现了朱熹诗歌的深沉韵味。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十五日再登祝融峰用台字韵

惆怅独徘徊,晴岚绕古台。

日从东海上,人自北山回。

峰老曾经雪,天寒不放梅。

野僧怜我倦,相观酒盈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十六日下山各赋二篇以纪时事云

匹马返归程,天寒雪眼明。

无穷身外事,难了世间情。

客向天边去,风含玉佩声。

别离与僧约,明岁再来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后洞山口晚赋

西岭更西路,云岚最窈深。

水流千涧底,树合四时阴。

更得寻幽侣,何妨拥鼻吟。

笑看云出岫,谁似此无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自方广过高台赋此

山云迷古寺,曙色照孤城。

禅境风偏好,空门眼倍明。

逢僧叙旧话,对客结新盟。

□□□□□,□□□□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