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赵汸所作的《观舆图有感》系列中的第四首。诗中,诗人以历史为鉴,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贤明君主的期盼。
"皓首陈王道",开篇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竭力阐述治国之道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时君孰可匡",则质问当世是否有能挽狂澜于既倒的明君,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艰难思稷契",诗人将历史上贤明君臣稷契的艰难创业与当前的困境相提并论,强调了在困难时期需要有贤人辅佐。"容易托齐梁",则批评了那些轻易依赖权臣而忽视社稷安危的行为。
"越岂资冠冕,秦方用虎狼",通过对比越国和秦朝的历史教训,指出单纯依靠权势并不能长久,真正的领导者应具备威信和智慧。"空闻归大老",表达了对隐居高士未能出山拯救时局的遗憾。
最后两句"不复见鹰扬",以鹰扬比喻英雄人物的奋发有为,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担当重任、振作国威的英雄人物的期待,但现实中却难觅其踪。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沉思考和对贤明政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