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通寺

岳麓苍山半,波涛黑水分。

传灯留圣制,演梵听华云。

壁古仙苔见,泉香瑞草闻。

花宫三十六,一一远人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感通寺》描绘了岳麓山中寺庙的幽深与神秘。首句“岳麓苍山半”展现了山势的雄浑与苍翠,而“波涛黑水分”则通过水色的深沉,渲染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接下来,“传灯留圣制”暗示着寺内佛法的传承和历史的积淀,而“演梵听华云”则描绘了僧侣诵经声与自然景色的和谐共融。

“壁古仙苔见”写出了墙壁上的古老苔藓,增添了寺庙的沧桑感,而“泉香瑞草闻”则通过泉水的清香和瑞草的气息,传达出寺庙的清净与祥瑞。最后两句“花宫三十六,一一远人群”,以“花宫”比喻寺庙的华丽,强调其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的喧嚣,隐含着诗人对宁静修行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感通寺的环境风貌,以及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和精神内涵,给人以宁静与超然之感。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竹户

竹户少尘埃,浓阴郁不开。

静闻清露坠,凉送好风来。

鸟下弹琼粉,虫行篆紫苔。

无人共欣赏,坐啸独悠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次张大理文柔别后见寄韵(其二)

垂老云南戍,逢君海上州。

桂招非小隐,萍泛是同流。

江汉询幽侧,关山慰阻修。

欲酬平子赠,空有畔牢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塞

烽火照甘泉,刁斗出祁连。

锦车冲鸟穴,翠毦度鸡田。

高柳分斜月,长榆合远天。

交河冰正结,心断玉门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江曲

时女玩春翘,新梅发远条。

风香随步步,云彩艳朝朝。

怅望迷晴浦,音书候晚潮。

玉轮江上水,心断木兰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