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南垓草堂》由明代诗人管橘所作,描绘了一处隐逸之地的静谧与自然之美。首句“衡栖虚寂似崆峒”,以“衡”代指衡山,将南垓草堂与崆峒山相提并论,暗示其环境之幽静,仿佛远离尘嚣,与世隔绝。接着,“野老相传旧閟宫”一句,通过民间传说中的“閟宫”,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的古老与神秘。
接下来的两句“曲径春深麻苧雨,小亭秋满芰荷风”,细腻地描绘了四季变换下的景象。春季,曲径深处细雨蒙蒙,麻苧植物随风摇曳;秋季,则是小亭四周芰荷满溢,清风徐来,荷叶轻摆,一派宁静祥和之景。这两句通过对比春雨与秋风,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吴冈越峤微茫外,沙鹭汀鸥隐见中”则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天地,吴冈(即吴山)与越峤(即越山)在远处若隐若现,而沙鹭与汀鸥在近处悠然自得,构成了一幅动与静、远与近交织的画面。
最后,“须信世途无坦地,只宜长日醉芳丛”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在充满曲折与挑战的世间,只有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才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安宁,过上真正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南垓草堂及其周围景色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