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蛙鼓》由清代诗人韦国琛所作,描绘了夏日夜晚蛙鸣的生动场景。诗中以“渊渊响澈白蘋洲”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蛙鸣声在清澈的水域中回荡的情景,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在白蘋洲上空悠扬。接下来,“梵响分明闹未休”一句,将蛙鸣与寺庙的钟声相比较,突出了蛙鸣的持续与热闹,如同梵音般不绝于耳。
“两部喧来高士听,五更挝起戍人愁”则进一步展现了蛙鸣对不同人群的影响,无论是闲适的高士还是守夜的戍人,都难以避开这自然之音,或享受其宁静,或感到其扰人。接着,“池塘细雨催花日,田水清风报社秋”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蛙鸣与季节变换的关系,细雨催花,清风报秋,蛙鸣似乎成了季节更替的信使。
最后,“到处乱敲如记里,淡烟疏月一声收”以蛙鸣的广泛和结束时的静谧收尾,既表现了蛙鸣的普遍性,又暗示了其最终归于平静,给人以深思。整首诗通过对蛙鸣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