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磨祖师赞(其二)

未离西乾,恶声已布。面壁九年,一场败露。

咦,不知赚却多少儿孙,直至如今钉桩摇橹。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达摩祖师的形象与故事,充满了禅宗的智慧与哲理。

“未离西乾,恶声已布。”开篇即以“西乾”象征达摩祖师的远行与决心,而“恶声已布”则暗示了外界对他的误解与非议,但并未动摇他的意志。

“面壁九年,一场败露。”这里描述了达摩祖师面壁九年修行的情景,最终“败露”并非失败之意,而是指他通过长时间的静坐冥想,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揭示了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咦,不知赚却多少儿孙,直至如今钉桩摇橹。”这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达摩祖师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如同他传授的禅宗思想,如同钉桩摇橹般,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人追寻真理。

整首诗通过对达摩祖师生平事迹的简练概括,展现了其坚定的信仰、超凡的智慧以及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充满了对这位伟大禅宗祖师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48)

释原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渊明像(其二)

仕晋何心更仕刘,知几闻早去来休。

多君不肯腰轻折,非为区区县督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碧山(其二)

青莲山下玉泉寒,苍耳香中养白鹇。

浪说来仙天地外,桃花流水只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句(其二)

困雨葵心终向日,随风柳絮慢漫天。

形式: 押[先]韵

挂冠(其二)

有手须搴龙衮衣,有头须叩九阶墀。

有口须读离骚词,有腹须饱商山芝。

有身不愿挂绿皮,笑问此身到何之。

石室山之颠,重湖水之湄,陶公云乐夫天命复奚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