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自杭至苏,由苏返沪,晤去病、勉后、天梅诸人,知于数日前亦曾偕游吴门,并得谒张公国维祠。苏之有张祠,余初未知也,填此志憾

西湖游遍看祠堂,历历曾彭左李。

南麓独寻苍水墓,大抵无人来此。

古木含愁,残山不语,俎豆全荒矣。

两回凭吊,痛哭斜阳堆里。

谁信一掬椒浆,阊阖城外,庙奉东阳祀。

一样堤兵期灭虏,未许腥膻忘荐。

故国魂香,孤臣血碧,种性终难死。

缘悭展拜,令我凄然无已。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西湖游踪为线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感慨。开篇描述了自己遍游西湖,特意寻访彭、左、李等人的祠堂,但发现南麓的苍水墓却鲜有人迹,只有古木残山默默见证着岁月的变迁,祠堂祭祀已显荒凉。两次凭吊,词人在夕阳下痛哭,感叹英雄事迹被遗忘。

接着,词人转而提及在苏州发现张国维祠,惊讶之余,深感遗憾未能早知。他惋惜张祠的冷落,与西湖堤防的军事意义形成对比,暗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词中提到的“腥膻忘荐”,暗指对敌人的轻视,以及对不忘国耻的呼唤。最后,词人表达出对故国英魂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无缘亲祭的遗憾,内心充满凄凉之情。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寄寓了对民族英雄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词人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收录诗词(205)

高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买陂塘.重游烟雨楼

二年前、鸳湖曾到,斜阳来问烟雨。

那时犹记春归后,满地落花如絮。怀往古。

便解得凄凉,解得伤心赋。沉吟不语。

听衰柳鸣蝉,声声细碎,似识悲秋苦。休重数。

更惹今番酸楚。此游兼乏俦侣。

无心久向空庭玩,独倚阑干容与。君看取。

剩有这、枯荷数梗临风舞。不成情绪。

去败壁颓垣,几回寻觅,尚写旧诗句。

形式:

忆江南.题李后主词

情无奈,回首事如尘。

秋月春花同梦过,晚风朝雨更愁侵。此境怎能禁。

沉吟久,泪下太无因。

万种凄凉含思怨,一般滋味动人深。亡国有哀音。

形式:

疏影.残梅

零香犹馥。正阑珊别意,还住芳躅。

幽梦凄清,寒雨黄昏,肯被东风吹逐。

孤心却恨春无赖,岂愿游蜂往复。

故宁甘、憔悴姿容,品耐横空寒玉。

他竟无人爱惜,万葩齐取媚,韶华纷触。

独有斜阳,如怨如痴,照向篱边巷曲。

杜鹃原是消魂鸟,惟冷对、余花痛哭。

剩南枝、月苦烟荒,彷佛傲霜秋菊。

形式:

缠绵调.自题拜鹃室词

剩锦零丝花样,请君休笑。饰时妆、原非了了。

南窗自绣伤心稿。明月深宵,奇泪盈怀抱。

步庭前树底,将身拜倒。冷清清、残魂缭绕。

啭娇喉、苦向啼鹃说。身世凄凉,与尔真同调。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