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游香山》,通过描绘香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常恐尘纷汩寸心,好山时复一登临”,诗人担心世俗的纷扰会扰乱内心的宁静,因此不时地登山赏景,寻求心灵的慰藉。接着,“长风将月出沧海,老柏与云藏太阴”两句,生动描绘了月夜海风拂过,老柏树与云雾交织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神秘。
“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辽金”则转向对香山人文景观的描述,宝刹林立,土木精工,而古老的碑文记录着历史的痕迹,岁月流转,辽金时期的遗迹已成过往。最后,“丹崖不用题名姓,俯仰人间又古今”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无论是在这山川之间还是在人间,古今交替,世事如梦,唯有自然永恒不变。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融合了自然之美与历史之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