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泛舟于江河之上的宁静与深邃。首句“绿烟散夜川水明”以“绿烟”形容夜色中的江面,仿佛烟雾般轻柔,而“水明”则突出了水面在月光下的清澈明亮,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扁舟荡漾秋风清”进一步渲染了舟行于水面上的轻盈与自在,秋风的清冷与舟行的节奏相得益彰,给人以清凉舒爽之感。接下来,“长芦暗见萤火出,高树下过浮云轻”两句,通过萤火虫的闪烁和浮云的轻盈,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两岸虫声听不彻,一梦故山归未成”则将自然界的声响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虫鸣声虽美却难以完全倾听,仿佛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回忆,但又未能实现归乡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无奈。
最后,“天涯老眼醉多白,中流棹歌非世情”两句,以“天涯老眼”形容诗人年岁已高,眼中多是岁月的痕迹,而“醉多白”则可能是指诗人因思乡之情而产生的感慨与忧伤。在江心划船唱歌,似乎与世俗情感隔绝,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在面对人生沧桑时的超然与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