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吉文费太守卷

桁杨卧地庭无谒,禾黍连云里有歌。

召父著声先岂弟,阳城不扰是催科。

神游华盖红云岛,兴在文江白雪波。

试问三穷谁第一,莱芜转觉甑尘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象。首联“桁杨卧地庭无谒,禾黍连云里有歌”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田野间的和谐与生机,桁杨横卧,禾黍连天,一片丰收的景象中,似乎还隐约传来农人的欢歌,营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氛围。

颔联“召父著声先岂弟,阳城不扰是催科”则通过典故,赞美了地方官吏的德政。召父和阳城都是古代著名的贤臣,他们以仁爱、公正著称,这里的“岂弟”和“不扰”都体现了官员对百姓的关怀与治理的清明,没有苛政扰民,而是以德服人,以善治国。

颈联“神游华盖红云岛,兴在文江白雪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官吏的品德与才华比作神仙般游历于红云岛屿,以及文人墨客在白雪覆盖的江河中寻找灵感。这里不仅赞扬了官员的高尚情操,也暗示了其文学造诣深厚,能够像诗人一样在精神世界中自由翱翔。

尾联“试问三穷谁第一,莱芜转觉甑尘多”则以一种幽默而含蓄的方式,探讨了人生中的困境与挑战。三穷通常指贫穷、疾病和死亡,这里以莱芜(古代地名)的甑(炊具)尘多来比喻生活中的琐碎烦恼,引人深思。全诗在赞美官员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哲思,提醒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之余,不应忽视内心的平静与生活的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生活哲理的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的一角,也传达了对理想官吏形象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81)

陈谟(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项如山伯仲

更无尘土到柴门,还爱疏髯点雪痕。

鸥鹭江天新保社,桑麻春雨旧田园。

尧民击壤应同乐,鲁殿灵光让独尊。

况复惠连群从好,诗怀浓处酒盈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陈衡山荅其金陵归临贶

朱雀桥边几夕曛,兴亡燕语谩纷纷。

怅望谪仙坟上草,低回蒋帝庙前云。

征衫尘土乡心共,归路秋云雁翼分。

枉沐光临到蓬荜,无由倾盖一论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追赋闻人州判赴京

一蓬白雪上京华,五凤楼台是帝家。

定向天官书上考,还随御苑簇轻车。

秦淮柳色皆金缕,吴越山光遍绮霞。

小邑三年勤抚字,月明应念白鸥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徐韶州追和仆叙别韵见寄用韵答之

别来只忆韶州景,忽枉佳章寂寞滨。

太守襜帷三载旧,侍郎官诰五花新。

枌榆社日家家酒,莺燕江亭在在春。

苦恨云山迢递隔,无因晤语乐天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