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六日后殿朝谒

晨光先到帝王州,别殿珠帘不上钩。

万岁声齐山献寿,九门朝退海分流。

参差雉尾回丹陛,杳远鸡声下禁楼。

年少曾来奏词赋,钧天却记梦中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清晨的阳光最先照耀在皇家之地,华丽的宫殿里珠帘未卷起。
万岁的欢呼声齐声向山献上祝寿,皇宫九门内外官员退朝,海水仿佛分开了两边。
宫阙阶梯上,雉尾旌旗交错,红色的旗帜回旋在丹陛之上,远处的鸡鸣声从禁楼传来。
年轻时曾在这里献上诗词歌赋,如今回忆起,只觉如梦似幻,在钧天宫中游历过。

注释

晨光:清晨的阳光。
帝王州:指皇家或皇帝所在的都城。
别殿:指皇宫中的次要宫殿。
珠帘:用珠子装饰的帘子,常用于宫廷。
万岁声:对皇帝的尊称,表示庆祝和敬意。
山献寿:比喻臣民向皇帝祝寿,山象征长寿。
九门:古代皇宫有九个主要门户,象征皇权的威严。
海分流:形容退朝时场面盛大,如海水分开。
参差:形容事物错落有致。
雉尾:古代官员所持的旌旗,上面装饰有雉鸟的尾羽。
丹陛:宫殿的红色台阶,象征尊贵。
杳远:遥远而幽深。
禁楼:皇宫中的楼阁,禁止一般人进入。
奏词赋:指古代文人进献的诗词作品。
钧天:神话中的天庭,此处借指宫廷或仙境。
梦中游:比喻过去的美好回忆,如同梦境一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宏伟的宫廷盛典,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繁华而庄严的图画。开篇“晨光先到帝王州”立即设定了高贵和权力的氛围,接着“别殿珠帘不上钩”则透露出一种未完全揭示的神秘感,仿佛在向读者预示着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

“万岁声齐山献寿,九门朝退海分流”两句,描写了万民同庆、朝廷盛大举行的生日祝寿活动。这里,“万岁声”代表了对皇帝无尽的敬仰和祝福,而“九门朝退海分流”则形象地表现了朝臣们在九重宫门之后依次退出,好比江河之水向大海汇聚一样自然而然。

诗人随后笔锋一转,“参差雉尾回丹陛,杳远鸡声下禁楼”细腻描绘了宫殿的壮丽和朝廷的威严。其中“雉尾”指的是古代宫殿屋脊上的一种装饰,而“丹陛”则是用朱红色涂漆的台阶,显示出皇权的尊贵。而“鸡声下禁楼”则营造了一种晨曦初照、生活即将开始的氛围。

最后,“年少曾来奏词赋,钧天却记梦中游”两句,诗人以个人经历作为切入点,表达了对过往荣耀时刻的怀念之情。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宫廷里作诗赋词的情景,而现在虽身处高位,但那些美好记忆仍如梦境般清晰。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构思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个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十二月朔入局

坐听禅林叩晓钟,官曹遥指禁城东。

千门洒扫冰镵路,万木号呼叶受风。

金殿放朝閒虎士,蟾泓挥翰冷瑶宫。

春晖闭目无多日,预草新文拟送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十月朔过殿

平晓清风响北林,大明宫殿肃阴阴。

雕舆来息云天上,黼座遥瞻斗极深。

庭广袍衣自相照,朝回幡盖尚馀音。

太平文物多师古,想望汉唐犹视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万松亭

郁郁青山夹路松,行人笑语绿阴中。

排云架壑无馀地,洒面侵襟有好风。

一日劳心非欲速,千年流惠亦何穷。

我来俯仰寻遗爱,更喜清虚万虑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上巳与江梅叔游城西

禁园灵沼酿风光,恩许游人入醉乡。

天上仙葩迷阆苑,月中清气泻银潢。

觞浮曲水青春暮,人在瀛洲白日长。

却望宜秋指归路,觚棱金碧正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