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的文学家王夫之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极丸翁不幸去世的深切哀悼和难以言表的悲痛之情。首句“三年怀袖尺书深”,回忆与极丸翁往来的深厚情谊,书信长久留存于怀,寄托着无尽思念。次句“文水东流隔楚浔”以文水比喻逝去的时间和空间,暗示友人的离世使他们之间的联系如同江水东流,遥不可及。
“半岭斜阳双雪鬓”描绘了极丸翁的晚年形象,夕阳映照下,他的白发如雪,显得孤独而苍老。“五湖烟水一霜林”进一步渲染凄凉的氛围,将友人的身影融入到茫茫江湖和秋色之中,寓示其人生的漂泊和孤独。
“远游留作他生赋,土室聊安后死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前未能完成心愿的遗憾,以及自己只能在内心深处为他哀悼,寄托哀思。“恰恐相逢难下口”直抒胸臆,表达出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却又因无法当面诉说而痛苦。“灵旗不杳寄空音”最后两句,通过想象极丸翁的灵旗飘渺,只能寄托哀思于无声的言语,表达了诗人对亡友无尽的哀悼和深深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沉痛的挽歌,展现了王夫之对故人的真挚情感和对生死离别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