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曾问柳与寻花,访友轻车到海涯。
少为梅吟看倒挂,会须木餫出褒斜。
霜寒尽夜同煨芋,月过残星似撒沙。
村落常时无此客,多陪僧话送年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希逸在雨山徐总管来访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友人相聚的温馨与自然景色的美丽。首句“何曾问柳与寻花,访友轻车到海涯”开篇即点明了访友的主题,轻车简行,不需刻意寻找美景,友人来访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喜悦。接着“少为梅吟看倒挂,会须木餫出褒斜”两句,通过“梅”和“木餫”(可能指树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惬意。
“霜寒尽夜同煨芋,月过残星似撒沙”描绘了夜晚与友人围坐烤芋,月光洒落,星辰稀疏如沙的场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最后,“村落常时无此客,多陪僧话送年华”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聚的珍视,以及与僧侣交谈中度过时光的感慨,体现了对友情和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不详
天放寒梅三两花,殷勤妆点淡生涯。
巡檐索笑忘霜冷,倚树长吟待月斜。
君去定趋丹凤阙,我閒但占白鸥沙。
孤山好处空回首,典祀何时到玉华。
岸帻冲寒嗅雪花,兴随云远到天涯。
月知玉斧修成近,星伴银潢左界斜。
佳客过从聊把酒,浮生聚散似团沙。
新吟何日重商榷,苦学无功鬓已华。
意马难调系更驰,空沙莫为拣金披。
忘机每笑棋争局,爱礼时看斋白椎。
正月书因王不竞,变风作为教先衰。
圣朝可托狂歌乐,况有羊何共和之。
贫惯人人嗤不管,老惭幼幼念难除。
有孙何必位为喜,戏父谁云翁不如。
夫子忘年容撰屦,长文何日抱随车。
殷勤好伴腰镰叟,莫学娇痴女觅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