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门惟许白云留,我亦何心恋此游。
竹里行厨烟未午,水边萧寺叶先秋。
行贪觅句忘吹帽,醉去登高不上楼。
诗景满前谁会得,野僧多是远公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九日和王世赏韵》,描绘了石门山中隐逸的生活情趣。首句“石门惟许白云留”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超然,仿佛只有白云能够长久停留,诗人自比白云,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次句“我亦何心恋此游”则透露出诗人虽然欣赏此景,但并无留连之意,暗示着他的淡泊心境。
第三句“竹里行厨烟未午”,通过描绘竹林间炊烟袅袅,暗示时间尚早,生活节奏悠闲。第四句“水边萧寺叶先秋”,进一步渲染环境,以水边寺庙落叶飘零,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第五、六句“行贪觅句忘吹帽,醉去登高不上楼”,写诗人专注于寻找灵感,甚至忘记戴帽,陶醉于创作之中,以至于登高赏景也忘记了世俗的忧虑,不愿上楼。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投入。
最后两句“诗景满前谁会得,野僧多是远公流”,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认为只有像远公这样的隐士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这诗一般的自然景色。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诗意生活的理想。
不详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十年双足躏词场,我亦怜君坠后伤。
历块敢誇千里俊,乘船却笑四明狂。
扶颠老仆空随路,学仆娇儿更倚堂。
应似崔家亭下鹭,独当秋雨向寒塘。
吏部衔清带翰林,路随仙步转高深。
人间别有登云地,天下空劳仰斗心。
瀛海新波添夜雨,玉堂乔木长春阴。
归来更觉门如水,不受车尘半点侵。
半生名行重儒林,吏隐官曹岁月深。
文靖旧无旋马地,敏中元有耐官心。
川原煖入三春雨,殿阁凉分六月阴。
欲效禹偁书院壁,向来官序敢相侵。
历历星霜岁屡移,病来双鬓几茎丝。
故人别久翻疑梦,往事心劳尚有期。
天上浮云初变日,江南芳草未青时。
祗应千里神交地,不识人间是路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