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马钰的《养家苦》是一首简洁而富有哲理的小诗,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修行的心境。诗中通过对比日常生活与修行状态,表达了对忙碌生活的厌倦和对超脱之境的向往。
"养家苦,镇常忙",直接点出养家糊口的艰辛与日常的繁忙,这是许多人的生活常态。“忙来忙去到无常”,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无常和忙碌带来的不确定性。
接下来,“作阴囚,住鬼房”运用比喻,将忙碌的生活比作阴暗的囚笼和恐怖的鬼屋,形象地描绘出在忙碌中失去自由和内心的不安。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这种困境,而是提出了另一种选择:“修行好,不曾忙”。
“修行好,不曾忙”表达出作者对于内心平静、修行生活的向往,认为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宁,不再为世俗事务所困。“闲闲闲里守真常”强调在闲暇时坚守内心的平静与真理,保持一种超脱的心态。
最后两句“得修完,玉洞房”寓意修行的圆满,如同进入玉质的宫殿,象征着精神世界的升华和永恒的宁静。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揭示了忙碌生活中寻求心灵解脱的主题,体现了道家追求清静无为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