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陆深所作,题为《钓台》。诗中描绘了一幅隐逸之士在山水间悠然垂钓的画面,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之美。
首句“双台切高云,碧溪下长风”描绘了钓台所在环境的壮丽与清幽,双台耸立,直插云霄,碧绿的溪流在山风的吹拂下波光粼粼。这样的景致,既显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接着,“本怀恋比邻,长啸辞王公”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官场的决绝。他原本就心系着与邻居的友情,却选择远离权贵,独自一人在山水之间长啸,表达出对自由与独立人格的追求。
“把钓已忘鱼,入梦犹非熊”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痴迷。即使在垂钓时,他的思绪已经超越了对鱼的期待,而是沉浸在一种超脱的境界之中。而“入梦犹非熊”,更是将这种超脱推向极致,仿佛连梦境都脱离了现实,进入了一个更为深远的精神世界。
“人境有旧庐,客星动高穹”两句,诗人通过对比人世间与天际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之情。即便是在熟悉的居所,也能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江山自朝夕,禽鱼或西东”则以江山与禽鱼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无论是日升月落,还是飞禽走兽的迁徙,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自然界的规律。
最后,“朝市各取适,出处俱自躬。岂曰万户侯,非此一亩宫”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漠,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他认为,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高位厚禄,而在于心灵的自由与满足。
“咄嗟保厥始,优游慎所终”则是对人生道路的总结与期许,鼓励人们在人生的起点上保持初心,在终点上谨慎行事,过一种既自由又负责任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