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

多君贵公子,爱山如爱色。

心随叶舟去,梦绕千山碧。

新诗到中路,令我喜折屐。

古来轩冕徒,操舍两悲慄。

数朝辞簪笏,两脚得暂赤。

归来不入府,却走湖上宅。

宠辱吾久忘,宁畏官长诘。

飘然便归去,谁在子思侧。

君能从我游,出郭及未黑。

形式: 古风

翻译

您是尊贵的公子,如同爱山一样热爱自然景色。
您的心灵随着叶舟远行,梦境中环绕着千山的翠绿。
新诗送到半途,让我欢喜地放下木屐。
自古以来,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对得失感到悲喜交加。
数日离官场,双脚得以暂时赤足自由。
回家后不进官府,反而走向湖边的住所。
宠辱早已忘怀,我不再畏惧官长的质问。
我飘然而去,无人在孔子身边陪伴。
如果您能跟随我,天黑前我们就能出城游玩。

注释

多君:您。
贵公子:尊贵的年轻人。
爱山:热爱山水。
如爱色:如同喜爱色彩。
心随:心灵跟随。
叶舟:像叶子般轻盈的小船。
令我:使我。
喜折屐:欢喜地放下木屐。
轩冕:官位。
徒:徒然。
操舍:得失。
簪笏:官帽和手板。
赤:赤脚。
归来:回家。
府:官府。
湖上宅:湖边住宅。
宠辱:荣辱。
官长诘:官长的质问。
子思侧:孔子身边。
郭:城郭。
未黑:天黑前。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深蕴意境,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开篇“多君贵公子,爱山如爱色”两句,便设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那就是对于高洁的品格与清净之地的向往。

"心随叶舟去,梦绕千山碧"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自然景物的融入和渴望,心灵随着那飘浮的叶舟在大自然中自由翱翔,连梦境都被青山绿水所环绕。

"新诗到中路,令我喜折屐"则是说诗人途中得到友人的新作,因而欣喜若狂,以至于愿意就此停下脚步,不再继续前行。这里的“折屐”可解为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和放松。

接下来的“古来轩冕徒,操舍两悲慄”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往功名利禄的淡然与超脱之情,轩冕、操舍都是官职的象征,而“两悲慄”则表达了对于这些世俗功名的冷漠和悲哀。

"数朝辞簪笏,两脚得暂赤"一句,则是说诗人在多次告别繁文缛节的礼仪之后,终于能够将双脚从束缚中解脱出来,享受短暂的自由与自然之美。

"归来不入府,卻走湖上宅"表明诗人返回后,并没有进入官府,而是直接去了湖上的私宅,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职责与个人隐逸生活之间的选择。

"宠辱吾久忘,宁畏官长诘"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淡漠态度,以及对官场琐事的不屑一顾。

结尾“飘然便归去,谁在子思侧”是说诗人的心灵如同轻烟般飘然而去,而世间纷争与他何干。在这里,“子思”有可能是指苏轼本人或某位友人,意味着即使有人在关注他的行踪,但诗人本身已经超然物外,不再受其牵绊。

最后“君能从我游,出郭及未黑”则是一种邀请与期望,希望友人能够像他一样,摆脱世俗的羁绊,一同享受自然之美,直至日落之前。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宿望湖楼再和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

夜凉人未寝,山静闻响屐。

骚人故多感,悲秋更憀慄。

君胡不相就,朱墨纷黝赤。

我行得所嗜,十日忘家宅。

但恨无友生,诗病莫诃诘。

君来试吟咏,定作鹤头侧。

改罢心愈疑,满纸蛟蛇黑。

形式: 古风

夜泛西湖五绝(其一)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夜泛西湖五绝(其二)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夜泛西湖五绝(其三)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