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佳客

东壁谁家夜捣砧。荆江流滞客偏闻。

三三五五潇湘雁,飞尽南云入北云。

人独自,月黄昏。青镫红蕊落缤纷。

野篁谩白秋萧索,无雨无风也闭门。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寂静中的孤独感和对远方所思的愁绪。开篇“东壁谁家夜捣砧”一句,设定了夜晚的场景,某家的纺织声响起,显得异常清晰,这在无风的深夜尤为突出,反衬出诗人的敏锐感受和孤独的心境。

“荆江流滞客偏闻”则透露出诗人作为旅途中的游子,对这宁静之夜有着特别的感受。这里的“偏闻”一词,也强调了诗人个体的感知,仿佛只有自己能听到那些微小的声音。

接下来的“三三五五潇湘雁,飞尽南云入北云”几句,运用了数字和自然景物来描写天空中的雁阵。三三五五这样的排比手法,不仅增添了一种节奏感,也强化了诗中对空间的描绘。潇湘雁往往象征着离别和思念,这里飞尽南云入北云,更是深化了诗人对远方所思的复杂情感。

“人独自,月黄昏”则将视角拉回到诗人的个人世界,黄昏之月映衬出孤独的氛围,而“青镫红蕊落缤纷”则是景物描写与心境相结合的一例。这里的落花,不仅美化了夜色,也象征着时间流逝和无常。

最后,“野篁谩白秋萧索,无雨无风也闭门”一句,以一种淡漠的笔触结束了这首诗。野篁,即野草,谩白则是没有颜色的意思,加上“秋萧索”,营造出一个荒凉而静寂的场景。而“无雨无风也闭门”则更加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封闭和孤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声音、自然景物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思佳客

家住银塘东复东。赤阑桥下笑相逢。

春风豆蔻抽新绿,夜雨茱萸湿老红。

鸥鸟散,水天空。绮窗昨梦已无踪。

月昏云淡沙汀小,帘影重重花影中。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思佳客

日影扶花一万重。秋香阁下又芙蓉。

旧时楚楚霓裳,移入长杨短柳中。文甃碧,朵墙红。

金舆苍鼠玉华宫。

行人忍听啼乌怨,笛里阑干落叶风。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思佳客(其三)

霜醉秋花锦覆堤。西风一舸小桥西。

闲将窗下红兰梦,写入江南白苎词。

芳绪断,旧游非。空遗香墨湿乌丝。

碧云冉冉无穷恨,只有山阳短笛知。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点绛唇(其一)

黄帽棕鞋,出门一步为行客。几时寒食。

岸岸梨花白。马首山多,雨外青无色。谁禁得。

残鹃孤驿。扑地春云黑。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