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游屡忘归,况此隐沦处。
濯发清泠泉,月明不能去。
更怜垂纶叟,静若沙上鹭。
一论白云心,千里沧洲趣。
芦中夜火尽,浦口秋山曙。
叹息分枝禽,何时更相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蓝田溪独自漫游,忘记了归家的路途。"况此隐沦处"表明他已经找到了一处僻静的好地方,不忍离去。"濯发清泠泉"则是说他用清泉洗头发,月色皎洁,却因为美景而难以离开。
诗人更感慨的是那些垂钓老翁,他们静坐于沙洲之上,如同那安静的鹭。"一论白云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生活态度的向往,"千里沧洲趣"则是说这种生活充满了乐趣。
夜晚,芦苇中燃烧的火堆熄灭了,晨光透过秋季的山谷。这一切都让诗人感慨万分,对那些分散在枝头的鸟儿,他叹息着,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相遇。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远离尘世喧嚣的深切渴望。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永日兴难忘,掇芳春陂曲。
新晴花枝下,爱此苔水绿。
引蔓出云树,垂纶覆巢鹤。
幽人对酒时,苔上闲花落。
净与溪色连,幽宜松雨滴。
谁知古石上,不染世人迹。
幽石生芙蓉,百花惭美色。
远笑越溪女,闻芳不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