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士特似表

山云向晚留,山雨凌晓濯。

花明红欲坠,松净翠可握。

未觉人意宽,独喜鸟声乐。

平生麋鹿性,避地谐丘壑。

复接翁季友,诗文剩酬酢。

萝门邃宜步,洼樽深可酌。

不闻杖屦过,无乃厌硗确。

愿承名理谈,煮茗破昏浊。

形式: 古风

翻译

傍晚山云缭绕不散,清晨山雨洗涤万物。
花开得红艳欲滴,松针翠绿如可触及。
并未察觉人心放宽,只觉鸟鸣声中充满欢乐。
我生性喜好自由,选择隐居山林沟壑。
与翁季友重逢,诗文交流不断。
藤萝门深适合漫步,低洼酒杯适宜畅饮。
听不见脚步声临近,是否因路途崎岖而厌倦。
渴望在清谈中领悟人生道理,煮茶以驱散昏沉思绪。

注释

山云:傍晚的云雾。
向晚:傍晚时分。
山雨:山间的雨。
凌晓:拂晓时分。
花明:花开明亮。
红欲坠:红得快要落下。
松净:松树洁净。
翠可握:翠绿得仿佛能握住。
人意:人心。
宽:放宽。
鸟声乐:鸟鸣声悦耳。
麋鹿性:像麋鹿一样喜欢自由。
避地:选择隐居。
谐:和谐相处。
丘壑:山丘和溪谷。
翁季友:老朋友。
酬酢:诗文交流。
萝门:藤萝覆盖的门。
邃宜步:适宜慢慢行走。
洼樽:低洼处的酒杯。
深可酌:足够深以供饮酒。
杖屦:拐杖和鞋子。
过:经过。
厌:厌倦。
硗确:崎岖不平。
名理谈:关于名理的交谈。
昏浊:浑浊的思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图景,诗人在山林之间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和心灵的宁静。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山云向晚留”与“山雨凌晓濯”,交替描绘了山中日出日落之际的云雾变化和清晨后的雨后湿润,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接下来的“花明红欲坠,松净翠可握”则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春天的繁华与森林中树木的清新。

在“未觉人意宽,独喜鸟声乐”一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烦恼的超脱和对大自然声音的独特欣赏。紧接着,“平生麋鹿性,避地谐丘壑”则透露出诗人的高洁情操和隐逸生活的选择。

“复接翁季友,诗文剩酬酯”,表明了诗人与旧友重逢后的喜悦,以及文学创作上的交流与享受。随后,“萝门邃宜步,洼樽深可酌”一句则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诗人的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沉醉。

在“不闻杖屦过,无乃厌硗确”的表述中,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淡泊,以及内心世界的清净无为。最后,“愿承名理谈,煮茗破昏浊”则展现了诗人对哲学和道德修养的追求,以及通过品茗来洗涤心灵、澄明思想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环照阁口占呈德良

高情接巾屦,雅志在丘壑。

林疏见鸟下,池静闻鱼跃。

岁月已屡改,风烟只如昨。

我知造物心,遗子良不薄。

畏途有豺虎,骇浪有鲛鳄。

何如远忧患,共此吟啸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钓台

先生志丘壑,溪山助幽兴。

持竿聊尔尔,至乐在游泳。

故人已龙飞,旌车远来聘。

掉头藐不顾,长揖辞万乘。

人生各有愿,可不安吾分。

是在易之乾,曰遁世无闷。

至今堂前竹,苍翠有馀润。

我行出祠下,敬谒仰胜韵。

愧负营口腹,驰驱违本性。

言归不敢迟,卖剑买鱼艇。

形式: 古风

雨后凝秀阁口占呈子方

春云向晚留,夜雨凌晓濯。

花明娇欲语,柳绿净可握。

化工了无尽,芳意殊未觉。

烧笋荐清尊,此味初不恶。

君知忘忧物,便是却老药。

百年终一炊,无事且行乐。

形式: 古风

雨望

寒望暮雨来,隐见田中路。

纷纷黄雀起,冉冉行人度。

长林相蔽亏,连冈莽回互。

莫作异乡悲,百年均暂寓。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