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杜鹃思亡弟

尝忆去年初夏时,与尔同听杜鹃啼。

杜鹃今年又复至,还是去年初夏时。

禽鸟亦知人意切,一声未绝一声悲。

肠随此声既已断,魂逐此禽何处飞。

形式: 古风

翻译

常常想起去年初夏的时候,你我一同聆听杜鹃的鸣叫。
今年杜鹃又飞来了,依然是去年初夏的那个时节。
连鸟儿也懂得人心的忧虑,一声接着一声,哀伤不已。
心肠随着这声音断裂,灵魂随着这鸟儿飞向何方。

注释

尝忆:回忆。
去年:过去的一年。
初夏:夏季刚开始的时候。
尔:你。
杜鹃:一种鸟,叫声凄厉。
复至:再次来到。
人意切:人的感情深沉。
未绝:不断。
悲:悲伤。
肠:内心。
既已:已经。
逐:跟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听杜鹃思亡弟》。诗中以杜鹃鸟的鸣叫作为触发点,表达了对亡弟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句“尝忆去年初夏时”回忆起去年与弟弟共度的初夏时光,杜鹃的啼声似乎成了那个时刻的象征。接下来,“杜鹃今年又复至”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杜鹃鸟的再次出现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

“还是去年初夏时”强调了时间的轮回,但人事已非,亡弟不在,使得杜鹃的悲鸣更加触动人心。“禽鸟亦知人意切”一句赋予了杜鹃鸟以情感,仿佛它们也理解诗人内心的哀痛,一声声悲啼加深了诗人的悲伤。最后两句“肠随此声既已断,魂逐此禽何处飞”,直接抒发了诗人因杜鹃鸟的叫声而引发的肝肠寸断和无尽的思念,仿佛自己的灵魂也随着杜鹃鸟的飞翔而飘向远方,寻找亡弟的踪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杜鹃为媒介,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亡弟深深的怀念和失去亲人的孤独感。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吾庐吟

吾庐虽小粗容身,且免轻为僦舍人。

大有世人无屋住,向人檐下索温存。

形式: 七言绝句

吾庐吟

吾亦爱吾庐,吾庐似野居。

性随天共淡,身与世俱疏。

遍地长芳草,满床堆乱书。

自从无事后,更不著工夫。

形式: 五言律诗

弄笔吟

人生所贵有精神,既有精神却不淳。

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因饥得饱饱犹病,为病求安安未真。

人误圣人人不少,圣人无误世间人。

形式: 七言律诗

忧喜吟

大喜与大忧,二者莫能寐。

二者若能寐,何忧事不治。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