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咏古十六首(其十一)妆台

废苑莺花尽,荒台燕麦生。

韶华如逝水,粉黛忆倾城。

野菊金钿小,秋潭石镜清。

谁怜旧时月,曾向日边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南城咏古十六首(其十一)妆台》描绘了一幅破败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废苑莺花尽”写出了昔日繁华苑囿中莺歌花飞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只剩下荒凉。次句“荒台燕麦生”进一步强调了时光变迁,连燕子都在废弃的台上筑巢,生长着野生的麦子,象征着人事更迭。

“韶华如逝水”运用比喻,将美好的青春年华比作流逝的流水,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粉黛忆倾城”则借古时女子的妆容之美,暗示了曾经的繁华和美人已不在,只剩回忆中的倾城之姿。

“野菊金钿小”描绘了野外的小野菊,虽微小却坚韧,与豪华的金钿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与人工的对照,以及世事沧桑的变化。“秋潭石镜清”则以清澈的秋潭和石镜映照出宁静的自然景色,反衬出人事的变迁和情感的沉淀。

最后两句“谁怜旧时月,曾向日边明”以月光的孤独和明亮,寓言了旧时的美好记忆,虽然无人问津,但它依然在暗夜中照亮,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怀念和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寓意深远的象征,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252)

乃贤(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 字:易之
  • 籍贯:南阳

相关古诗词

南城咏古十六首(其十二)双塔

安史开元日,千金构塔基。

世尊宁妄福,天道自无私。

宝铎游丝罥,铜轮碧藓滋。

停骖指遗迹,含愤立多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南城咏古十六首(其十三)西华潭

秋水清无底,凉风起绿波。

锦帆非昨梦,玉树忆清歌。

帝子吹笙绝,渔郎把钓多。

矶头浣纱女,犹恐是宫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南城咏古十六首(其十四)白马庙

祠宇当城角,霜蹄刻画真。

房星何日坠,骏骨自能神。

曾蹴阴山雪,思清瀚海尘。

长疑化龙去,腾蹋上云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南城咏古十六首(其十五)万寿寺

皇唐开宝构,历劫抵金时。

绝妙青松障,清凉白玉池。

长廊秋屧响,高阁夜钟迟。

独有乘閒客,扶藜读旧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