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匡山石室(其二)

精庐极萧爽,乃在匡山涯。

鲜飙泛林木,旭日生岩扉。

樵梧隔烟小,钟声出林迟。

阶前百尺树,倒挂枯藤枝。

中有避喧者,禅诵清四时。

挽萝结幽佩,纫叶为秋衣。

静谈远公传,东林迹已微。

怡然契玄理,令我坐忘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匡山石室的宁静与祥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清晨的清新与静谧。首句“精庐极萧爽,乃在匡山涯”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精庐在山涯处显得格外清幽。接着,“鲜飙泛林木,旭日生岩扉”描绘了晨风轻拂林木,朝阳从山石间升起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樵梧隔烟小,钟声出林迟”则通过远处的烟雾与钟声,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宁静氛围。而“阶前百尺树,倒挂枯藤枝”则以树木与藤蔓的自然生长,展现了山林的原始与生命力。

后半部分“中有避喧者,禅诵清四时”点出了山中有人在此修行,通过“静谈远公传,东林迹已微”表达了对古代高僧的敬仰之情。最后“怡然契玄理,令我坐忘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生活的向往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匡山石室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居修行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77)

刘永之(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 字:仲修
  • 号:山阴道士
  • 籍贯:临江清江

相关古诗词

登烟云台同西峰诸友分韵得跨字

振策履崔嵬,飞步凌云榭。

俯观飞鸟翔,远见平江泻。

弹棋古桂阴,酌酒长松下。

谷响啸哀猿,林香过山麝。

祈灵醉巫觋,寻真望仙驾。

翠虬金节导,青鸾羽衣跨。

逸兴殊淹留,吹箫待清夜。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访驿马精舍能上人不遇识其从孙萧生进修夜坐诵诗次日书此识别留简能公

晨起忽不乐,驱骑高原行。

四山多岚气,日照孤峰明。

亭午际江渡,烟艇浮沙汀。

登岸迷所适,岐路方纵横。

忽忆驿马寺,久慕能公名。

询途向烟雾,阡陌互纡萦。

渐入石路窄,松萝蔼冥冥。

龙象虽寂寞,廊庑犹峥嵘。

道人赴斋出,钟梵杳无声。

款户识之子,开室出相迎。

宴坐毕馀景,空花闻夕馨。

佳句谁新作,摛藻艳春英。

山尊泻芳醑,秋蔬摘霜茎。

性昧空寂旨,心乐儒雅清。

夜止西窗宿,风条中夕鸣。

病客既多感,闻此心骨惊。

明当舍之去,沿流到江城。

方从湖海游,暂远林壑清。

山门荫寔沼,中涵苔藓青。

法源庶无竭,归日浊尘缨。

形式: 古风

过安庆怀余青阳先生

淮壖古重镇,龙舒实雄冠。

显显青阳公,衔命兹屏翰。

文能宣皇风,武能折凶悍。

仁能抚士卒,知能辑流散。

孤城抗千里,一身当敌万。

运否拙壮图,时屯负英算。

城亡遂捐躯,仗节死国难。

忠义凛霜日,声名炳星汉。

我来当夏杪,延览遂兴叹!

俯仰成古今,兴亡犹在眼。

疲人稍归廓,买舍临江岸。

午风舟舫集,夜霁灯火乱。

精灵或来往,庙食俨容观。

生为烈士尊,死为奸臣惮。

嗤嗤吟诗台,千载污青简。

形式: 古风

赠义士郭生

郭解古游侠,然诺闻公卿。

片言苟相许,九鼎相为轻。

操丸过洛社,抉丸出咸京。

宝刀酬剧孟,白璧奉侯嬴。

去之千馀载,君今振家声。

衿怀还倜傥,壮志复峥嵘。

脱略时俗子,调笑狎群英。

华筵间绮席,甲第连朱甍。

骏马桃花色,金羁翡翠缨。

良时事游冶,南陌复东城。

一朝风尘起,高义激中情。

倾家赴国难,誓将斩鲵鲸。

长揖二千石,遂长万夫营。

营中燬群盗,隤垣委榛荆。

千金出私帑,梁栋聿新成。

门庑既弘远,堂构复高明。

三军尽鼓舞,群公亦叹惊。

由来豪杰士,乘时树勋名。

生当执金吾,训练羽林兵。

谁能对青简,龌龊称儒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