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才归田

白发非前日,黄河几度清。

未论三策贵,须识万缘轻。

借剑心徒切,坑儒恨未平。

乾坤如大梦,何处觅卢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陈秀才归田》是明代诗人庞尚鹏所作,通过“白发非前日,黄河几度清”两句,描绘了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以“白发”象征岁月的无情,与“黄河几度清”形成对比,黄河虽有清时,但岁月流转,个人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寓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叹。

接下来,“未论三策贵,须识万缘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诗人认为不应过于执着于表面的权谋策略(三策),而应认识到世间万物皆为虚幻,一切因缘际会终将消散,因此要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务,轻视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借剑心徒切,坑儒恨未平”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借用“借剑”比喻借他人之力或手段达成目的,但最终却发现徒劳无功,表达了对历史上因权力斗争而牺牲的无辜之人的同情和遗憾。“坑儒”典故出自秦始皇时期,指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曾下令坑杀一批儒家学者,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诗人提到“坑儒恨未平”,表达了对这段历史悲剧的深切痛惜,以及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与保护。

最后,“乾坤如大梦,何处觅卢生”两句,以“大梦”比喻人生,暗示人生的短暂与虚幻,引出庄子《逍遥游》中“齐物论”的思想,即世间万物并无本质区别,都如同梦境一般。诗人在此处提出疑问,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卢生是《枕中记》中的主人公,通过梦境体验到了人生的荣华富贵,最终意识到这一切都是虚妄的。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历史事件和个人哲学思考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宇宙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由、超脱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收录诗词(390)

庞尚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景园庐

炎风披夏日,閒捡绝交书。

岁月双蓬鬓,乾坤一草庐。

雨深新竹密,地远故人疏。

莫问东陵事,瓜畦且荷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地畔筑小堤使园庐相属

园林环古屋,迟日绿阴斜。

活水溪边入,新墙竹外遮。

门通蒋诩径,树隐邺侯家。

月色临池静,长留解语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秋日园居二首(其一)

物候随时变,那堪问岁华。

晚风三径竹,朝雨半篱花。

自比禅居静,从教物论哗。

浮生何所有,醉处便为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秋日园居二首(其二)

高鸟聚还散,浮云东复西。

地平江树合,潮长稻田低。

村径通鱼浦,林塘隐竹溪。

昼游车马客,何意问岩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