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张梅轩》由元代诗人张伯淳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前德行与精神风貌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缅怀之情。
首联“每侍吾兄话,乡闾称善人”,开篇即点明了逝者在生前深受乡邻敬重,每次与兄长交谈都能展现出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周围人的赞誉。这既是对逝者人格魅力的高度肯定,也体现了其在社会中的良好口碑。
颔联“未华班武旧,皂盖姓名新”,通过对比手法,将逝者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相提并论。一方面,“未华班武旧”暗示逝者虽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将或英雄,但其精神与功绩同样值得铭记;另一方面,“皂盖姓名新”则强调了逝者在当代社会中崭露头角,以其独特的方式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留下了新的印记。
颈联“岩壑何曾老,阶庭总是春”,运用自然景象的比喻,赞美逝者的精神如同山川不老,四季常青。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逝者长寿与青春永驻的祝愿,更寓意着其精神与影响将永远鲜活于人们心中,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与希望。
尾联“梅花香韵歇,云黯浙江滨”,以梅花凋谢和天空阴沉的景象,象征逝者的离世。梅花香韵的消逝,意味着逝者独特的风采与才华不再,而云黯浙江滨则暗示了哀伤与怀念的情绪笼罩在逝者家乡的上空。这一联既是对逝者离世的哀悼,也是对其精神遗产将在后人心中长久流传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情地刻画了逝者生前的形象与精神风貌,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传承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