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徐用仪袁昶许庚身联

方事之殷,得数子据理力争,使知我国达官,大有人在;

痛定而后,读几行诏书褒恤,可见朝衣东市,非出天心。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悼念徐用仪、袁昶、许庚身三位贤士。盛宣怀通过此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反思与批判。

上联“方事之殷,得数子据理力争”描绘了在国家大事面前,几位贤士勇于站出来,据理力争的情景。这里的“数子”指的就是徐用仪、袁昶、许庚身三人,他们不畏艰难,敢于发声,体现了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下联“使知我国达官,大有人在”则进一步强调,在我国的官员中,确实不乏像这三位贤士一样,具有高洁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这句话既是对逝者的肯定,也是对当时官场的一种期待,希望更多如他们一般的人能涌现出来,为国效力。

后半部分“痛定而后,读几行诏书褒恤”转而描述了在悲痛平息之后,朝廷颁布了几道褒奖和抚恤的诏书。这里“痛定”二字,既指对逝者的哀痛之情已有所缓解,也暗含了对逝者贡献的认可。通过这些诏书,朝廷表达了对逝者的敬意和对其家属的关怀,同时也彰显了朝廷对于忠诚和牺牲精神的重视。

最后,“可见朝衣东市,非出天心”一句,以“朝衣东市”比喻朝廷对忠臣的表彰和纪念,暗示这种行为并非出于偶然或权宜之计,而是出自于朝廷的真心和对国家利益的长远考虑。这句话表达了盛宣怀对于朝廷能够正视并表彰忠臣的欣慰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于未来政治清明的期望。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是一份对逝者的哀悼,更蕴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政治状况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9)

盛宣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徐用仪袁昶许庚身联

主圣臣忠,视汉延熹宋熙丰明天启诸朝,祸及群贤,宬史他年休误拟;

贞穷元起,有苏相国朱制军王中丞成例,恩加后命,湖山终古共争辉。

形式: 对联

挽刘坤一联

文忠之逝,甫易星霜,元老又骑箕,木坏山颓天下恸;

庚子以还,同筹艰巨,遗书犹在箧,苦心孤诣我公知。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荃联

百余战成再造奇勋,建节继元侯,分陕同二百,方冀七年坐镇,永保东南,讵蹇蹇瘁躬三疚,惊传口疏,垂纶崇大傅,九天轸念,允媲荣哀,数中兴文献将零,前亡惠敏,后洎彭杨,潮咽石头看,自夏徂秋,竟淘尽大江人物;

一个臣系群伦望重,荐章蒙两世,列籍感终身,犹忆四月从公,暂依左右,更殷殷筹计片言,欣喜心知,挟纩遍齐州,五日遗音,遽形歌泣,问时局艰危谁济,内儆洪流,外忧寰海,神骑箕尾回,生申及甫,愿留为衡岳英灵。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学贯古今,望隆中外,治尚兴革,策主富强,真宰相气运所关,朝端更有几元老;

南疆保障,商约纡筹,轨政观成,铁官大举,想当日艰难共济,世间又弱一知音。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