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八)八月歌

迎欢裁衣裳。日月如流水。白露凝庭霜。折杨柳。

夜闻捣衣声。窈窕谁家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女子在月节之际准备衣物的场景,以及夜晚听到捣衣声时的思绪。通过“迎欢裁衣裳”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女子在节日到来前的忙碌与喜悦,她精心裁剪衣物,期待着与亲朋好友共度佳节。接着,“日月如流水”一句,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时光飞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白露凝庭霜”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景象,白露凝聚成霜,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感触。

“折杨柳”是中国古代传统习俗中的一种象征,杨柳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在这一句中,折柳的动作蕴含了女子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以及对即将到来节日的期待。

“夜闻捣衣声”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为深沉的意境。捣衣声是古代妇女在秋夜为远行丈夫准备衣物时发出的声音,它不仅仅是劳动的声响,更是情感的寄托。在寂静的夜晚,这声音显得格外悠长,仿佛在诉说着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窈窕谁家妇”以问句的形式结束,既是对那位深夜捣衣的女子身份的疑问,也是对她的赞美和同情。这句话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不禁思考这位女子背后的故事,以及她在节日前夕的内心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节日背景下的情感状态和社会生活的一角,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九)九月歌

甘菊吐黄花。非无杯觞用。当奈许寒何。折杨柳。

授欢罗衣裳。含笑言不取。

形式: 古风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十)十月歌

大树转萧索。天阴不作雨。严霜半夜落。折杨柳。

林中与松柏。岁寒不相负。

形式: 古风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十一)十一月歌

素雪任风流。树木转枯悴。松柏无所忧。折杨柳。

寒衣履薄冰。欢讵知侬否。

形式: 古风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十二)十二月歌

天寒岁欲暮。春秋及冬夏。苦心停欲度。折杨柳。

沉乱枕席间。缠绵不觉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