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四)

画屏重叠巫阳翠,楚神尚有行云意。

朝暮几般心,向他情谩深。

风流今古隔,虚作瞿塘客。

山月照山花,梦回灯影斜。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层层叠叠的画屏如巫山之阴般翠绿,楚王神女的传说中尚有行云流水般的情意。
朝朝暮暮心境变化多端,对他那份情意却是徒然深厚。
古今风流人物已相隔遥远,我不过是虚幻地充当了瞿塘峡的过客。
山间的月光照耀着山花,梦醒时灯光的影子斜斜地映在四周。

注释

画屏:绘有图画的屏风。
重叠:一层层堆叠。
巫阳:巫山南面,常代指巫山云雨之处。
翠:绿色,此指画屏的颜色。
楚神:指楚王梦中的神女,常指巫山神女。
行云意:比喻神女飘忽不定的情意。
朝暮:早晚,形容时间的变迁。
几般心:多种心情,指情绪多变。
向他:对着他,此处指对心中所思之人。
谩深:空自深刻,白白深厚。
风流:风采特异,此处指历史上的风流人物。
今古隔:古今相隔,时代久远。
虚作:空做,白白地成为。
瞿塘客:瞿塘峡的过客,此处可能借指自己身世飘零。
山月:山中的月亮。
照:照射,照亮。
山花:山中的花朵。
梦回:从梦中醒来。
灯影斜:灯光的影子倾斜,暗示夜深或心境的寂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牛峤的《菩萨蛮(其四)》。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远情怀。

"画屏重叠巫阳翠,楚神尚有行云意。"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幽深宁静的环境,其中“画屏”指的是装饰着山水画的屏风,“巫阳翠”则是对自然景色的一种抒情。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体验。

"朝暮几般心,向他情谩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某个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朝暮”代表着时间的流逝,而“几般心”则暗示了内心的复杂与变化。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抒发了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深情。

"风流今古隔,虚作瞿塘客。" 这两句是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一种感慨。“风流”指的是历史的长河和文化的传承,“今古隔”则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带来的距离感。最后,“虚作瞿塘客”可能是在说自己虽然身处这片土地,但内心却飘渺不定,像是漂泊在外的人。

"山月照山花,梦回灯影斜。" 这两句则是对夜晚景色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反映。“山月”与“山花”的结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而“梦回”二字,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可能是在讲述一个梦境,或者是对现实的某种逃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孤寂与超脱,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沉思念。

收录诗词(35)

牛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延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原有歌诗集三卷,今存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诗六首

  • 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
  • 籍贯:陇西
  • 生卒年:公元878年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五)

风帘燕舞莺啼柳,妆台约鬓低纤手。

钗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

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

故故坠金鞭,回头应眼穿。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六)闺情

绿云鬓上飞金雀,愁眉敛翠春烟薄。

香阁掩芙蓉,画屏山几重。

窗寒天欲曙,犹结同心苣。

啼粉涴罗衣,问郎何日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七)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

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烟漠漠,低鬓蝉钗落。

须作一生拌,尽君今日欢。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感恩多(其一)

两条红粉泪,多少香闺意。彊攀桃李枝,敛愁眉。

陌上莺啼蝶舞,柳花飞。

柳花飞,愿得郎心,忆家还早归。

形式: 词牌: 感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