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迁所作的《补和联句东字韵三首效雪湖作》中的第一首,以“东”字韵展开,风格深沉,情感丰富。
首句“鸿泥踪迹忘西东”,以鸿雁留下的痕迹比喻人生的足迹,无论东西南北,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着“旧业归老如梦中”,将人生事业的终结比作梦境,暗示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与释然。
“漠漠唐虞世已远,悠悠孔墨将无同”,通过对比古代理想化的社会(唐虞之世)与儒家先贤孔子、墨子的思想,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这里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
“也知三岛杳难即,但愿一尊长不空”,提到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同时“一尊长不空”则寄托了诗人对长久友谊或精神追求的渴望,希望这份追求能够持久而不衰。
最后,“咫尺相过亦非偶,望中云树常朦胧”,描绘了虽近在咫尺却难得一见的情景,以及对远方景色的想象,云雾缭绕的树木象征着距离与隔阂,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遗憾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人物及神话传说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情感细腻,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