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城北登虞山日晚始抵城西

我从城北来城西,正中日影已渐低。

琴川七道响如箭,日月湖好分东西。

言游虞仲两高卧,冢柏高与浮云齐。

何应尚父亦来此,世去已远愁无稽。

东旺里接太伯冢,一县已判东西姬。

澹台南游亦曾到,吾道东亦嗟宣尼。

奔车我已愧伯夷,抚剑切莫谈要离。

千年遗事若转瞬,海色黯惨山低迷。

人行深竹苦寥寂,怪鹊飞上山坡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城北前往城西途中所见的日落景象及沿途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感慨。

首句“我从城北来城西,正中日影已渐低”点明行程方向与时间,日影渐低暗示着一天即将结束。接着“琴川七道响如箭,日月湖好分东西”,以琴川之水比作箭矢,生动描绘水流之急,而日月湖则将天空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形象地展现了日落时分的景色。

“言游虞仲两高卧,冢柏高与浮云齐”两句,诗人通过想象古代贤者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何应尚父亦来此,世去已远愁无稽”则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东旺里接太伯冢,一县已判东西姬”描述了地理上的划分,以及历史上的文化传承。“澹台南游亦曾到,吾道东亦嗟宣尼”则进一步延伸至儒家文化的追寻与感慨。

最后,“奔车我已愧伯夷,抚剑切莫谈要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反省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千年遗事若转瞬,海色黯惨山低迷”总结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人行深竹苦寥寂,怪鹊飞上山坡啼”以深竹的寂静与怪鹊的啼鸣,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神秘的氛围。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过冯定远墓

遗蜕深埋老树根,断碑新拭碧萝痕。

心传一脉联师弟,韵事千秋属子孙。

涧冷蛟螭蟠侠骨,松深风雨动吟魂。

骚坛近日多衰凤,剩馥残膏可得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题柳如是小像

女假男装访名士,绛云楼下一言契。

美人肯嫁六十翁,虽不须眉亦奇气。

妾肤雪白鬓云乌,伴郎白鬓乌肌肤。

肯同搽粉称虞侯,并陋持门胜丈夫。

形式: 古风

虞山归舟

桃花水涨青春老,船尾苍烟凉不埽。

梦回篷背听无声,细雨蒙蒙入天晓。

客来春事鸟初啼,客去春情花乱飞。

试对山灵歌水调,胜教春与客同归。

形式: 古风

寄归佩珊夫人

海虞山下女相如,同擅清华赋子虚。

红粉关图前进士,簪花元白两尚书。

内家旗鼓龙门似,逸少须眉弟子居。

难怪钟嵘诗品少,一朝能得几班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