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耆寿翁诗

词林每忆乡园友,曾定才名耸缙绅。

观国倦骑沙苑马,幽栖长戴华阳巾。

芙蓉火足龙蟠鼎,松树天寒鹤近人。

天上归来今白发,泉南水竹愿为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高德劭的老人,其生活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范与隐逸之趣。首句“词林每忆乡园友”,开篇即点出老人对故乡和文友的怀念之情,词林代表了文人聚集之地,乡园友则指志同道合的故友,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深深眷恋。

“曾定才名耸缙绅”一句,赞扬了老人在文坛上的成就,使得缙绅(官员或贵族)为之瞩目,暗示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与影响力。

“观国倦骑沙苑马,幽栖长戴华阳巾”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老人从繁忙的官场生活转向宁静的隐居生活。观国,意指观察国家大事,倦骑沙苑马,则是厌倦了官场的奔波劳碌;幽栖,指隐居的生活状态,长戴华阳巾,华阳巾是道士所戴之帽,暗示了老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愿望。

“芙蓉火足龙蟠鼎,松树天寒鹤近人”描绘了老人隐居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芙蓉火足,可能是指一种植物或装饰物,与龙蟠鼎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松树天寒,鹤近人,则是典型的隐逸生活场景,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鹤则常被视作高洁之鸟,与老人的品性相契合。

最后,“天上归来今白发,泉南水竹愿为邻”两句,表达了老人虽已年迈,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天上归来,可能是指老人从官场或尘世的喧嚣中归来,白发则是岁月的痕迹。泉南水竹愿为邻,表达了老人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亲近。

收录诗词(772)

孙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朱备万修撰谪辽东二首(其一)

垂老谪官瀛海上,惊闻呜咽泪沾巾。

长怜偃蹇难堪俗,岂信文章解误身。

赋鵩几年留贾谊,怀沙此日吊灵均。

无劳更用悲萍梗,见说皇家雨露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怀朱备万修撰谪辽东二首(其二)

闻君远谪三韩去,万里天风裂素衣。

圣世君恩殊未薄,畏途吾道一何微。

金莲炬暗梅花落,鸭绿江寒雁影稀。

我亦漂流向沧海,相思何处不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马图

御柳西风白下时,宛龙曾见内官驰。

可堪洪武新妆束,尽复开元旧羽仪。

去国丹心常捧日,按图吟鬓欲成丝。

嫖姚百万平秦蜀,不借相如一匹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颜左司閒居关中别业

轮蹄不到称閒居,日伴松筠检旧书。

云拥溪山青入户,雨添涧水绿循除。

薇垣政颂休官后,竹简文传济世馀。

华鬓莫劳忧岁计,几多门下带悬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