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林朝崧所作的《无题六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劳燕分飞多年后重逢的情景,充满了不确定和感慨。"十八春"象征着漫长的时间,"疑假又疑真"表达了相见时的惊讶与难以置信,仿佛梦境一般。
"灯前带雨梨花弱"以梨花比喻女子的娇弱,暗示她经历风雨后的憔悴;"扇底含烟柳叶颦"则以柳叶形容女子的愁眉不展,如含烟般幽怨。这两句形象地刻画了女子的外在状态和内心情感。
"不嫁东家应有命"暗示命运的安排,女子未能出嫁似乎命中注定;"再来南陌岂无因"则表达对重逢原因的探寻,暗示缘分未尽或许还有其他缘由。
最后两句"深红落尽馀青子,小杜诗成倍怆神","深红"可能指女子的红颜老去,"青子"则代表青春不再,而"小杜"暗指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常寓哀伤,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女子命运的深深同情和自身心境的苍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离别重逢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