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杏花天·本意》由清代词人张令仪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杏花盛开,时光流转,梦醒后寂静的庭院景象。
开篇“鸦啼金井纱窗晓”,以鸦鸣破晓,渲染出清晨的宁静氛围,金井纱窗则勾勒出精致的居住环境。接着“掩重门、梦回人悄”两句,通过关闭重重门户,暗示主人公从梦境中醒来,周围一片寂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杏花一夜齐开了”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杏花在一夜之间绽放的景象,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一面。“付与斜阳芳草”则将杏花之美寄托于夕阳与芳草之中,寓意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曲江宴、轮啼久杳”两句,借用了曲江宴的典故,表达了宴会的盛况与长久的消逝,暗含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玉楼人、眠多起少”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似乎在暗示其内心的慵懒或对现实的逃避。
最后,“枝上红香看渐耗。那更卖花声到。”这两句写出了杏花逐渐凋零的情景,同时又听到卖花声传来,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感叹,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杏花盛开与凋谢的描绘,以及对梦醒后寂静场景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状态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