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竹卷

淇澳纪卫风,渭滨存汉官。

彼美君子德,致用非一端。

何来托根非,遂觉据地难。

或欲拔千条,或须斩万竿。

人情夫岂远,忌等当门兰。

湫隘匪所宜,根株贵得完。

可以倾朝阳,可以凌风湍。

无为人所媚,无为物所干。

庶几松柏朋,相将保岁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此诗《题画竹卷》由明代诗人张世伟所作,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与寓意,表达了对君子品德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处世之道的深刻思考。

诗中以淇澳和渭滨的历史典故开篇,引出“彼美君子德”的主题,暗示竹子作为君子的象征。接着,诗人提出疑问:“何来托根非,遂觉据地难。”这句诗表达了对竹子生长环境的关切,暗含了对君子身处复杂社会环境中的不易。

“或欲拔千条,或须斩万竿”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外界对竹子(君子)的挑战与威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上对不同意见的打压与排挤。诗人通过“人情夫岂远,忌等当门兰”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君子在社会中的处境,指出他们往往受到嫉妒与排挤,如同当门之兰,容易被忽视或破坏。

接下来,“湫隘匪所宜,根株贵得完”表达了对竹子生长环境的重视,强调了君子应选择适宜的环境,保持自身完整与独立性。而“可以倾朝阳,可以凌风湍”则赞美了竹子坚韧不拔、适应性强的品质,象征着君子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能保持正直与坚持。

最后,“无为人所媚,无为物所干”强调了君子不应为了迎合他人或外界压力而改变自己,应当坚守本心。“庶几松柏朋,相将保岁寒”则以松柏为喻,表达了希望君子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人生的严冬,保持高洁的品格。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君子品德的颂扬与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

张世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澄怀阁

昔我离山居,閒池点青萍。

今我复来兹,所闻尽秋声。

曾是俛仰间,时物忽已更。

因之发长叹,慨然念无生。

形式: 古风

上太行

驱车上太行,山顽无奇石。

逶迤有千盘,石磴转偪侧。

譬如摩空鸟,渐与青云迫。

俯见苍崖间,春花间红白。

山家爱尺土,纵横界如画。

上有千年碑,孔父留辙迹。

摩挲落日迟,返景射石壁。

祗虑豺虎骄,解鞍投荒驿。

形式: 古风

赋得夏母篇书文太君障子

忠靖掌邦计,母廖尚皓首。

别殿赐宴归,高堂介眉寿。

是时长陵中,群公并耆旧。

三杨列馆阁,胡公为祭酒。

连镳登母堂,却行拜阶右。

锵锵委佩声,肃肃奉觞走。

母也徐唱言,雍容三爵后。

上云主恩深,报称莫相负。

下云计臣劳,提挈视吾友。

嗟此良宴会,明时信非偶。

谁与矢德音,乃在一寡妇。

养姑泣下泉,持家敝箕帚。

尚书信卿才,训迪自黄口。

虫鱼笺独劳,钧轴教已久。

繇来孤贫儿,往往践台斗。

形式: 古风

家兄至

兄弟半年别,相寻屡梦寐。

书言春当来,旦暮劳占计。

马足已到门,远盼犹天际。

宜欢不暇欢,交零涕与泗。

须发似曩时,齿缺声音异。

喟然感岁华,宁复堪远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