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圜殿仪天十六楹,向前黄道不教行。
帐房左右悬弓角,尽是君王宿卫兵。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宏伟的圆形宫殿,共有十六个楹柱支撑,象征着天圆地方。诗人强调宫殿前方的黄道(古代天文中的重要星象)被特意避开,显示出对皇权的尊崇和神秘感。宫殿内部,帐房两侧悬挂着弓箭,这是守卫士兵的象征,体现了严密的军事戒备。整体上,这是一幅皇家禁地的肃穆景象,反映了元末明初时期宫廷的威严与秩序。
不详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玉德殿当清灏西,蹲龙碧瓦接榱题。
卫兵学得高丽语,连臂低歌井即梨。
棕毛四面拥龙床,殿角凉生紫雾香。
上位励精求治切,不曾朝退不抬汤。
斜街木局尽闲房,御史微行自不妨。
从立宪台曾有旨,代天耳目付贤良。
上都半道次榆林,是处鸳鸯野泺深。
不比使君桑下问,自媒年少觅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