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予学二王书,常在少壮日。
终年应人求,运腕不停笔。
兹以目病辞,方始得就逸。
书以大道言,何足尽称述。
这首明代乌斯道的《晚年病目诗(其三)》描绘了诗人年轻时专注于学习王羲之和王献之书法的经历,常年应他人之请,手腕不停于纸上挥洒。然而,随着年老眼疾的困扰,他不得不放下这种繁忙,开始享受闲暇时光。诗中强调书法艺术的深远内涵,认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技巧的展示,而是通过大道来传达精神。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个人生活态度的转变。
不详
古人能战争,空存身后名。
何况事棋局,徒然起心兵。
余生颇好弈,每被君子轻。
目暗不能尔,心中始和平。
浊境人所恶,清境人所欢。
欢恶感于境,正谓双目昏。
病目与境接,不以清浊分。
譬居浑沌内,何者为乾坤。
庭外有青草,正是自家意。
今因双目病,复悟草之外。
意原不在草,草亦不在视。
万事奚可言,风月浩无际。
左氏云丧明,昭明亦复尔。
二人至修姱,佳名播千祀。
丧明予似之,功业胡能比。
蚀月还耿光,著述犹可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