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伯步访我洞梅不待小酌而去

君为看梅来,不饮梅下酒。

却令梅下仙,徘徊吟洞口。

昨夜罗浮月,宛宛窥窗牖。

顾见瑶台人,嫣然举玉手。

微风动芬馥,徐步锵琼玖。

相对不为欢,后梦亦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咨伯”的访客在夜晚造访诗人所在的洞府,寻找梅花的踪迹。诗中充满了隐逸与自然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来访者之间微妙而深邃的情感交流。

首句“君为看梅来”,点明了来访者的意图——为了观赏梅花而来。然而,他并未停留在梅花之下饮酒,而是继续前行,仿佛被梅花所引领,深入到了洞府的深处。“却令梅下仙,徘徊吟洞口”,这里的“梅下仙”可能象征着梅花的灵性或诗人内心的某种超脱之感,来访者在洞口徘徊吟唱,似乎与自然界的精灵进行了心灵的对话。

接着,“昨夜罗浮月,宛宛窥窗牖”,描述了夜晚月光如丝般轻柔地照进窗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访客的到来。

“顾见瑶台人,嫣然举玉手”,当访客回望时,仿佛看见了瑶台上的女子,她以优雅的姿态举手,这一细节充满了浪漫与幻想色彩,暗示了访客与女子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情感联系或是心灵感应。

“微风动芬馥,徐步锵琼玖”,微风吹过,带来了花香,访客缓缓行走,每一步都如同踏在珍贵的玉石上,声音清脆悦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高雅与和谐。

最后,“相对不为欢,后梦亦何有”,尽管访客与女子相对而坐,但并未产生真正的欢愉,或许是因为彼此之间的距离,或是因为某种难以言说的原因。这种未尽之情,使得后梦也变得无意义,暗示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复杂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展现了访客与自然、与内心深处的自我之间的深刻对话,以及人与人之间微妙而复杂的感情互动。

收录诗词(1563)

区大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甘露园

入林何必深,宛与世尘隔。

高树似金茎,淩风承玉液。

于陵灌方勤,汉阴机已息。

借问园居子,何如藐姑射。

形式: 古风

送人还山

君从山中来,复向山中去。

长啸谢人群,浊世不可住。

夜雨长瑶草,晨风送鸾驭。

以我一片心,挂向瑶台树。

形式: 古风

赋得采芳

江南有思妇,江北望佳人。

搴芳立洲渚,盈手掩罗巾。

兰心既有托,蕙意难具陈。

弄珠汉皋曲,拾翠洛川滨。

日夕渺愁望,烟波讵能亲。

草色匝幽馆,花枝摇暮津。

寄言宦游子,须惜故园春。

勿令芳岁别,千里隔音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初秋夕寄友人

东走与西笑,相隔红尘里。

何事日闭关,注易从兹始。

桂花发初月,莲子落秋水。

歌钟正高会,默默守玄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