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秀轩

秋风几日摇霜樾,秋色南山两奇绝。

野人窗户终日开,要看千秋秦岭雪。

层崖深谷相吐吞,落日白鹿东南奔。

野花双塔古兰若,楼观缥缈烟霞昏。

玉山生玉人不识,草木四时空好色。

辋川旧与蓝桥通,细水至今流石室。

一川黄叶长安秋,望望不见令人愁。

书生不是济时具,收得閒身成此游。

主人开筵留客醉,山雨多情湿征袂。

明朝骑马上七盘,回首山家但空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林的壮丽景色,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风、霜树、南山、秦岭雪、野花、双塔、楼观、玉山、辋川、蓝桥、细水、黄叶等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巧妙融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首句“秋风几日摇霜樾”,以秋风起始,引出霜树摇曳的画面,营造出秋日特有的萧瑟氛围。接下来,“秋色南山两奇绝”一句,直接点明南山之美,为后续的自然景观描写奠定了基调。

“野人窗户终日开,要看千秋秦岭雪”两句,通过野人的视角,展现了对秦岭雪景的向往与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层崖深谷相吐吞,落日白鹿东南奔”描绘了山峦起伏、山谷幽深的景象,以及夕阳下白鹿疾驰的动态美,动静结合,富有生机。

“野花双塔古兰若,楼观缥缈烟霞昏”则将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相结合,既有野花点缀的自然之美,又有古塔、楼观与烟霞交织的人文韵味。

“玉山生玉人不识,草木四时空好色”两句,以玉山喻指高洁之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与生命循环。

“辋川旧与蓝桥通,细水至今流石室”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描绘了水流潺潺、石室静谧的宁静场景。

“一川黄叶长安秋,望望不见令人愁”将目光转向长安,以黄叶满地的秋景引发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怀念。

“书生不是济时具,收得閒身成此游”两句,诗人自谦并非能解决世事之人,却能享受闲适的游历生活,体现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主人开筵留客醉,山雨多情湿征袂”描绘了主人热情款待的情景,山雨似乎也因这份热情而显得多情,湿润了行人的衣袖,增添了诗中的温馨氛围。

最后,“明朝骑马上七盘,回首山家但空翠”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眼前美景的不舍,预示着明日的旅程即将开始,而此刻的山景将以一抹空翠留在心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4)

王渥(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兴定二年(1218)进士。调管州司侯,不赴。连辟寿州、商州、武胜三帅府经历官,在军中凡十年。正大七年(1230),正大七年出使宋朝,应对敏捷,有中州豪士之称。还入为尚书省掾,充枢密院经历官,权右司郎中

  • 字:仲泽
  • 籍贯:太原(今属山西)
  • 生卒年:?-1232

相关古诗词

游蓝田

甲申之秋月建戍,我行商岭正落木。

山英似与行子期,拨雾披云到山腹。

古潭千丈照锦峰,下有蛰龙上栖鹄。

高风吹雪已多时,熊耳双尖寒欲缩。

新乘一水出龙涡,惊见千峰遮木槲。

南山秀拔北山雄,剑戟森然对群玉。

崎岖直过蓝田西,始见商山真面目。

悟真峡口忽中断,天末修眉画浓绿。

此峡何年得此名,曾有金仙搆华屋。

西岩石室悬细水,万斛琼珠输辋谷。

行人尚说有七盘,瘦马已愁疲百曲。

风门放眼望秦川,扰扰更嗟尘界局。

去年游骑渡葭芦,万里横行如鬼速。

灞陵原下马饮血,太华峰头虎择肉。

今年九月未防秋,始见登场有新谷。

一鞭莫指古招提,疏雨有情留客宿。

主人闻客喜相接,尊酒笑谈如昔夙。

蹇予懒散本真性,临水登山此生足。

一行作吏志益违,十载从军双鬓秃。

官家后日铸五兵,便拟买牛耕白鹿。

形式: 古风

送裕之还嵩山

高怀不受簿书侵,清颍鸥盟欲重寻。

老去宦情知我薄,閒来道念见君深。

对床夜雨他年梦,满马西风此日心。

嵩顶胜游谁得共,仙闻仙驭待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古仙人辞今附于此

梦入云山宫阙幽。鸑鷟同侣鸳凤流。

桂月竟夜光不收。世俗扰扰成嚣湫。

醉飞星驭鞭金虬。八仙浪迹追真游。

龟玉筌蹄二十秋。摩霄注壑须人求。

觅剑如或笑刻舟。阳燧非无角绮俦。

元鼎以来虚昆丘。东井徒劳冠带修。

松餐竹饮度蜃楼。崧顶坐啸垂直钩。

秪应惭愧刘幽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