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塔

朔风横吹白雁来,长江飞渡铁锁开。

古瞧阳郡独陴守,鼓声已死气不摧。

是时佛出救不得,壮哉瞿昙百夫特。

手提铁杖挥众军,甘死疆场裹马革。

白日画晦飞劫尘,瞋目直入鏖波旬。

波旬万千凌帝释,独留浩气归苍旻。

孤城血流惨万状,剩得袈裟寺中葬。

事定为僧志不酬,竟以时危终作将。

呜呼宋季当炎兴,降者遁者接踵仍。

牙牌官职书不尽,庙堂累累粥饭僧。

岁寒之松有衲子,安公例得书青史。

真宝拒金传五台,降魔更雪空门耻。

坡书护国颜于甍,得此不愧护国名。

浮图今历五百载,周垣削屡围其莹。

徐莫尚传方外侣,碧磷别有一抔土。

梵宫落日赋招魂,秋草苍茫不知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庄宇逵的《袈裟塔》描绘了一幅壮烈的历史画卷。诗中通过“朔风横吹”、“长江飞渡”等场景,展现了战乱时期的动荡与艰辛。"古谯阳郡独陴守",表现出坚守孤城的决心,"鼓声已死气不摧"则凸显出战士们的坚韧不屈。

诗人接着歌颂了佛教中的英雄瞿昙,他手持铁杖,英勇奋战,即使面对困境也毫不退缩,"甘死疆场裹马革",形象生动。然而,"白日画晦飞劫尘"象征着战乱的黑暗,"波旬万千凌帝释"则暗示敌人的强大。

战后,"孤城血流惨万状",塔中只剩下一袭袈裟,成为牺牲者的象征。诗人感慨,尽管瞿昙未能实现初衷,但他的精神永存,"事定为僧志不酬,竟以时危终作将",表达了对他的敬仰。

最后,诗人对比了宋末的衰败与瞿昙的英勇,"庙堂累累粥饭僧"与"安公例得书青史"形成鲜明对比,赞扬了像安公那样坚守节操的人。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历史人物和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0)

庄宇逵(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嘉庆初举孝廉方正。以经学教授乡里以终。工诗,不专主一家。有《春觉轩诗文集》、《群经辑诂》

  • 字:达甫
  • 籍贯:江苏武进
  • 生卒年:?—1813

相关古诗词

江阴谒三公祠

谁维天柱持坤垠,佥曰孝子曰忠卢。

卓哉阎公冯与陈,孤忠同日成三仁。

昔年王师定中原,天戈所临竖降幡。

陈公一尉浩气伸,独以螳臂撑车轮。

固知天命自有真,成命在天义在人。

南关一败如云奔,缒城夜请阎将军。

将军既至气复振,指挥箸画如有神。

我兵奋勇乘闉垣,奇师屡出攻复竣。

市儿不待錞于申,一以当百皆育贲。

凉风萧槭中秋辰,血腥原草栖游魂。

城头月惨寒光昏,鵩子鹗母呼其群。

五更一阕酒一樽,楚声激昂不可闻。

疾雷破山火炎昆,以肉筑垒鲸海滨。

红光迸出烛九旻,越日东北崩城闉。

大凝之山独不春,寒谷之地独不温。

巷战三日天如曛,十万黔首化碧磷。

晨鸡不鸣犬不狺,长风大海漂蓬根。

陈力已竭热血喷,阎公饮刃陈公焚。

冯公翌守以广文,登堂悬带符明伦。

呜呼率士统一尊,集枯集菀玉石分。

大厦已圮一木神,故知不济殉以身。

广都名郡何岑夤,商郊倒戈例则遵。

四镇虎符万马屯,君子猿鹤余沙尘。

丸隅簿尉义薄云,裒然翘凤而翔麟。

刘圣应运开鸿钧,周颂殷义留明禋。

俎奇笾耦久不泯,三公祠与睢阳邻。

拜公之祠荐公蘋,灵风来往江之漘。

形式: 古风

迂言

牖外掷双丸,年华去如水。

俯仰舆盖中,太仓一粟秕。

瞿然抚此身,丛过不可理。

几希竟安在,言之颡有泚。

蜉蝣炫其羽,楚楚者谁子。

野雉求其雌,有鷕鸣不已。

饥狼卜其食,厥智一何诡。

人也而此鹜,相去何倍蓰。

俗累易轇轕,差不为所使。

伊余有结习,词章雅所喜。

孔雀有文采,其毒即在尾。

沿流忘溯海,缘枝昧根柢。

候虫与时鸟,好音倏过耳。

讹种锢童蒙,读书博青紫。

如何四子言,干禄一编视。

初念本轻肥,得志徒尔尔。

五更钟未鸣,沈酣黑甜里。

纷纷蕉覆鹿,攘攘槐中蚁。

谁呼寐者觉,中衣蹶然起。

后古人而生,先古人而死。

长生本无方,不死良有以。

口体皆顽腐,炯然者惟此。

嗜欲铄厥真,宁静保厥始。

秘兹径寸珍,金石不可毁。

迂言以自箴,庶不从风靡。

形式: 古风

将别故居迁小山堂之西偏感赋(其一)

庭花晻薆树扶疏,惆怅西风别故居。

一宿三如留客舍,此行犹自爱吾庐。

嬉游少日情无限,歌哭中年泪有余。

易衍克家书肯构,孤儿心事痛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将别故居迁小山堂之西偏感赋(其二)

卅年枯菀小沧桑,为惜鹪枝去住忙。

相识黄鹂啼四五,重来燕子感寻常。

床头有剑生光气,家具惟书自料量。

他日经过成故里,双松回首尚青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