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智卿挽章(其二)

未识嵇中散,闻诗孔伯鱼。

谓当从几杖,何意作丘墟。

有道齐生死,无心任卷舒。

斯人吾不见,遗恨泪沾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未曾认识嵇中散,听说他的诗才如孔鲤。
原以为他会安享晚年,谁知却成了废墟一般。
他看淡生死之道,对书卷的开合毫不在意。
这样的人我未能见到,只能带着遗憾,泪水打湿衣襟。

注释

嵇中散:指嵇康,三国魏时期的名士,因不满司马氏专权而被杀。
几杖:指年老体衰,需要倚杖而行。
丘墟:比喻破败荒凉的地方,暗示嵇康的不幸遭遇。
齐生死:看淡生死,超脱世俗观念。
卷舒:书卷的开合,象征学问的运用或废弃。
斯人:此人,指嵇康。
遗恨:遗憾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敦礼为悼念邵智卿所作的挽章之一。诗中表达了对邵智卿的敬仰和对其突然离世的震惊与哀痛。首句“未识嵇中散”,以嵇康自比,暗示邵智卿的品行高洁;“闻诗孔伯鱼”则借孔子弟子孔鲤之名,赞扬邵智卿的学识渊博。接着,“谓当从几杖”表达出诗人原以为邵智卿会安享晚年,却没想到他竟英年早逝,化为一片废墟,令人悲痛。“有道齐生死”表达了诗人对邵智卿超脱生死的人生态度的认同,而“无心任卷舒”则赞其心境淡泊,不为世俗所累。最后两句“斯人吾不见,遗恨泪沾裾”,直接抒发了诗人未能再见邵智卿的遗憾,泪水浸湿衣襟,表达了深深的哀思。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对故人的深情缅怀。

收录诗词(89)

崔敦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敦礼。本通州静海人,居溧阳。历江宁尉、平江府教授、江东安抚司干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淳熙八年(1181)卒,官至宣教郎。有宫教集。爱溧阳山水,买田筑室居焉。其著作《刍言》编凡分三卷:上卷言政,中卷言行,下卷言学

  • 字:仲由
  • 籍贯:河北
  • 生卒年:1160

相关古诗词

邵智卿挽章(其一)

列宿郎官帐,高风隐士庐。

岁寒知劲柏,日暮厌轻车。

德齿周三老,身名汉二疏。

回头八男子,玉立照阶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龟山

当年王气拥神州,衮衮朝宗此地由。

自昔好山犹故色,只今清泗漫安流。

苍烟锁合神仙府,宿藓封深魍魉囚。

病眼不堪重北望,西风挥泪下扁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沈商卿

一官奔走倦幽寻,来向江山好处吟。

过眼风光花又落,关情勋业镜频侵。

到头春事都无几,飞盖长郊早趁今。

鸥鸟莫惊车马过,我来搜句亦无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章冠之

光阴转眼去如飞,闹过清游正及时。

春事到今难著语,鸟声无奈只催诗。

日烘花气侵轩户,风晃江光入酒卮。

回意总将西子看,对山终日未成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