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其五)

屈亭湘浦。怨尽朝云还暮雨。知是谁何。

赋得清愁尔许多。爱来慵去。此意平生成浪许。

著尽茸袍。想像江梅雪后娇。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翻译

屈原在湘水边的亭子,满心愁绪如同早晨的云和傍晚的雨,无尽无休。
这愁绪难以言表,时而涌来,时而消散,一生中又能有多少这样的时刻呢。
穿着毛茸茸的袍子,想象着江边梅花在雪后更加娇艳动人。

注释

屈亭:屈原曾居住的湘水边的亭子。
怨尽朝云还暮雨:比喻愁绪如早晚不断变化的天气。
赋得:此处指诗人抒发情感。
茸袍:毛茸茸的袍子,可能指冬日服饰。
江梅雪后娇:江边梅花在雪后更显娇美。

鉴赏

这首宋词《减字木兰花·其五》是赵彦端所作,以湘浦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屈亭湘浦"点明地点,暗示了诗人的情感源自湘水边的屈原祠,充满了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怨尽朝云还暮雨"运用象征手法,朝云暮雨象征着情感的无常和思念的绵长。

"知是谁何"一句,表达出对未知对象的深深思念,而"赋得清愁尔许多"则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愁绪,清愁之多,可见诗人情绪的深沉。接下来的"爱来慵去",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怠惰,反映出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此意平生成浪许"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难以言表和无法实现,"著尽茸袍"借衣着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独和寒冷,如同江梅在雪后的娇弱,需要温暖和陪伴。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湘浦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赵彦端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81)

赵彦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 号:介庵
  • 籍贯:
  • 生卒年:1121~1175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二)

绿阴红雨。黯淡衣裳花下舞。花月佳时。

舞破东风第几枝。一杯相属。从灺尊前三四烛。

酒尽花阑。京洛风流仔细看。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惜分飞.送江鸣玉归乌墩

相与十年亲且旧。一笑天涯携手。霜际寒云逗。

去年情味君思否。远水无情冰不就。

好在尊前眉岫。肠断东南秀。淡烟疏月梅时候。

形式: 词牌: 惜分飞

清平乐(其二)席上赠人

桃根桃叶。一树芳相接。春到江南三二月。

迷损东家蝴蝶。殷勤踏取青阳。风前花正低昂。

与我同心栀子,报君百结丁香。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一)建安泛舟作

新寒一段。变尽人间暖。说与群花花不管。

只有江梅情乱。江梅也似山人。山人到老梅亲。

斗薮衣冠气象,百般归去精神。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