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陈贤良祠》由明代诗人郁敦易所作,通过对陈贤良祠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之情。首句“青苗新法世无何”以陈贤良的革新精神开篇,暗示其在世时的创新之举在当时社会中或许并不被广泛理解或接受。接着“抗疏佳时志不磨”赞扬了陈贤良在关键时刻坚持己见、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庐阜峰峦曾眺览,星湖风浪几经过”两句,通过描述诗人曾经游览庐山和星湖的经历,暗含对陈贤良足迹的追忆,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接下来“碧梧翠竹荒丘寂,野草寒烟落照多”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碧绿的梧桐、翠绿的竹子与荒凉的丘陵形成对比,野草、寒烟与落日的余晖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最后,“莫叹山僧为伏腊,裕陵无树长新柯”两句,诗人借山僧之口表达对陈贤良的怀念,并以裕陵(古代帝王陵墓)无树长新柯比喻陈贤良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如同新树一般永存,寓意深远,表达了对陈贤良不朽功绩的肯定与敬仰。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方式,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