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年下诏复河湟,峡路王师出省章。
已报龙支新拓境,更开属国处降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岳珂的《宫词一百首》中的第七十九首,主要描绘了当时朝廷的一项重要决策——恢复河湟地区(今青海、甘肃一带)的控制。"今年下诏复河湟"一句,表达了朝廷对这一地区的重新重视和军事行动的决心。"峡路王师出省章","峡路"可能指的是长江上游的山路,"王师"指朝廷军队,"出省章"意味着军队从中央出发,执行命令。
接下来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战果:"已报龙支新拓境","龙支"可能是指边疆要塞,"新拓境"表明军队已经成功扩展了领土。"更开属国处降羌","属国"古代指附属或受保护的国家,这里可能指归顺的羌族部落,表明通过和平方式也接纳了部分降服的羌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宋朝时期对边疆治理的军事行动及其成果,体现了朝廷的威严与智慧。
不详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折槛朱云谏未休,一封曾斩佞臣头。
犹怜不及先朝议,遗恨山河绕雍州。
昭阳殿里两枝春,萼萼曾承雨露恩。
自是百王无圣断,毡车双出内东门。
宝慈殿里百花香,慈德宫前春昼长。
红伞龙舆尊圣瑞,三宫同捧万年觞。
鸦山凌晓度先锋,泣穴鼯鼪已灭踪。
天子圣明知万里,归徕州下拆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