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独夜》由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夜晚的孤独与思绪。首句“生事怜吾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感慨,认为自己的生活简单而平凡,或许有些许遗憾或自责。接着,“怀人阻道脩”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某人的思念,但似乎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实现与之相聚的愿望,这种情感的无奈与失落跃然纸上。
“角声悲静夜,灯影伴幽忧。”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忧郁。角声在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凉,仿佛是诗人孤独情绪的外化;而孤灯的影子陪伴着他的忧愁,暗示着即使有光亮,也无法驱散内心的阴霾。
“水落红衣老,天寒翠袖愁。”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红衣随水落而老去,翠袖在寒冷中愁绪满溢,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这四句诗,将自然与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最后,“云中有过雁,哀叫亦何求。”诗人借雁的哀鸣,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然而,即便如此,雁的叫声也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引人深思。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远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