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诗人靳更生所作的《白龙寺》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白龙寺的壮丽景象和诗人登高望远的豪情。
首联“不怯山寒风力尖,要登绝顶看龙潜”,开篇即展现了一种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山寒风尖,环境恶劣,但诗人却毫不畏惧,决心攀登至山顶,一探究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险峻,也暗喻了人生的挑战与探索。
颔联“翚飞杰阁云穿栋,静镇禅关月满帘”,转而描写白龙寺的建筑之美。翚飞,形容屋脊如鸟翼般翘起;杰阁,指高大的楼阁。云穿栋,形象地描绘出云雾缭绕、仿佛穿透了楼阁的情景。禅关,指的是寺庙的门户或精神的境界。月满帘,暗示夜晚时分,月光洒满寺庙的窗户,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白龙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清幽的环境。
颈联“踏破松萝容极目,啸惊岩壑快轩髯”,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寺中游览的自由与畅快。踏破松萝,意味着诗人尽情地在松树和藤蔓间穿梭,极目远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释放。啸惊岩壑,诗人放声长啸,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既表现了个人情感的激昂,也象征着心灵的解放与超越。
尾联“我来默印无边义,寄与孤铃语夜檐”,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白龙寺深刻印象的感慨以及对佛法智慧的领悟。默印,意为内心深刻地感受并铭记。无边义,指的是佛法的深奥和广泛。诗人通过这次探访,内心得到了深刻的触动和启发,将这份感悟寄托于孤零零的寺庙铃声,让其在夜幕下回响,传递给每一个倾听者。
整首诗通过对白龙寺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体验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个体在面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探索中所获得的感悟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