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三)送潘原白令溆浦,用辛稼轩平湖南寇韵

去矣安仁,惊憔悴、西风衣葛。

羡筮仕、桃花洞口,寻源而入。

江上月明乌鹊起,洞庭雾敛鱼龙泣。

却乘流、一叶望潇湘,波涛急。莫草檄,临邛客。

非下濑,戈船力。只鸣琴幕府,坐销锋镝。

吹笛自当兵十万,鼓刀恰向隆中出。

听楚歌、几曲静烽烟,谐金石。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满江红·其三》是一首送别词,表达了对潘原白令赴溆浦任职的关切与祝愿。词中以“去矣安仁”开篇,描绘了潘令离去时的景象,形容他憔悴的身影在西风中穿着葛衣,显得落寞。接下来通过“桃花洞口”和“寻源而入”的意象,寄寓了对潘令追求理想、探寻政绩之路的期待。

“江上月明乌鹊起,洞庭雾敛鱼龙泣”运用了自然景物,借乌鹊和鱼龙的动态来烘托离别的氛围,月光下的江面与洞庭湖的雾气,都带有离别的情感色彩。接着,“乘流”、“一叶”、“波涛急”则暗示了潘令旅程的艰险,但词人希望他能如顺流之舟,坚定前行。

下半部分,词人劝诫潘令不必过于忧虑战事,表达对他的安抚:“莫草檄,临邛客;非下濑,戈船力。”这里的“草檄”指起草军事文书,“临邛客”暗指潘令的文才,“非下濑,戈船力”则表示不必亲自参与前线战斗。词人鼓励潘令在幕府中发挥琴瑟之乐,消解战争的紧张气氛。

最后,“吹笛自当兵十万,鼓刀恰向隆中出”借用诸葛亮的典故,表达对潘令治理地方、施展才能的信心。“听楚歌、几曲静烽烟,谐金石”则寓意潘令的到来将带来和平与和谐,如同音乐般化解战乱,达到音律般的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送别的离愁,又有对友人的期许和勉励,展现了词人在送别之际的宽慰与祝福。

收录诗词(469)

董元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四)送潘原白令溆浦,用辛稼轩平湖南寇韵

坚壁罗洋,踞胜算、何须诸葛。

恰此日、义陵制锦,捷书飞入。

渺渺烟寒木叶下,滔滔溪冷潜蛟泣。

坐琴堂、高啸海天秋,沅流急。渔父畔,沧浪客。

官中水,寥平力。任健儿跃马,羌童鸣镝。

明月洞开青嶂合,罗公峰隐苍生出。

拥孤城、大小西山阳,藏书石。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五)蒜山晚眺,用梅村先生蒜山怀古韵

拳石嵯峨,临断岸、丹崖百尺。

看一带、崩腾京口,惊涛飞入。

两岸分明南北堑,半江割据曹刘敌。

更年年、芳草阅齐梁,扁舟客。烽火静,烟墩白。

钟鼓振,帆樯集。俯镆铘峭崿,森陈戈戟。

铁瓮势连龙虎险,楼船日没鼋鼍宅。

听萧萧、丛竹响寒芦,吹横笛。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一)青墩夏咏,和陈其年江村韵

别墅苍梧,矗云际、龙鳞千尺。

凭水阁、风漪销暑,疏帘看弈。

尘拭琉璃罗翠盖,藻翻笭箵跳银鲫。

尽北窗、高枕对书眠,床头易。一室内,虚生白。

一庭外,苔成积。看鹤雏离褷,凫儿飞拍。

半幅蔚蓝天似绮,数茎吟断须如戟。

听月明、寥亮不胜寒,南楼笛。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青墩夏咏,和陈其年江村韵

鸂鶒,烟扉外、三三两两。

恰几曲、清流似镜,碧波如掌。

牛背牧童支笠去,陇头馌妇腰镰往。

喜登场、?稏遍黄云,人熙穰。五亩宅,墙阴敞。

十顷地,秧针漾。正平畴绿满,海榴红放。

蚯蚓歌长蛙鼓闹,桔槔声歇蝉吟响。

挈村农、社酒赛鸡豚,呼侬长。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