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韩淲所作的《骏仲小三哥调选言还并寄巽伯上舍》。诗中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首句“丽泽之风又一传”,以“丽泽”象征逝去的友人,表达对其才华与品德的赞美,同时暗示其离世的消息再次传来。接着,“可堪诸老久沉泉”一句,表达了对逝者长久离世的哀痛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年长一代逐渐凋零的无奈与惋惜。
“逢人尽道能尊事,逐物那知不变迁”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世事无常、人事易变的道理。人们在生前可能受到尊敬与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发生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这种对人生短暂与世事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
“邦邑祠堂应自若,朝家恤典为谁然”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即使在邦邑祠堂中,逝者依然受到人们的纪念与敬仰;而朝廷的恤典(对逝者的追赠或抚恤)则是为了慰藉生者,而非逝者本身。这两句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者情感的寄托。
最后,“相思相见还相别,难弟难兄更著鞭”两句,表达了诗人与逝者之间深厚的友情与不舍。即使在相聚之时,也预示着离别的即将到来。诗人以“难弟难兄”自比,表达了与逝者之间的深厚情谊,并以“更著鞭”(即更加努力)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希望在逝者离去后,自己能够更加珍惜生命,努力前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离世的哀悼、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