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读书有感》由元末明初的诗人王祎所作,通过深邃的思考和对古代文学的评述,表达了对读书与学问的深刻见解。
首联“束发耽书便下帷,编芸简蠹费翻披”,描绘了年轻时专心致志于阅读的情景,用“束发”形容少年时期,以“耽书”表达对书籍的热爱,“下帷”则指专心读书,不问世事。“编芸简蠹”则形象地描述了书籍在长时间的阅读后,纸张被蛀虫侵蚀的状态,侧面反映了读书之勤奋。“费翻披”则强调了阅读的辛苦与深入。
颔联“文从东汉言辞陋,诗到西昆体气衰”,是对古代文学的评价。这里提到的“东汉”和“西昆”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学时期。东汉时期的文学作品被认为言辞较为粗陋,而西昆体则是宋代的一种诗歌风格,到了后期被认为是气韵衰微。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发展脉络的反思,以及对文学创作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的批判。
颈联“千载未知谁独立,昔人何事苦争驰”,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究竟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独立思考,不受传统束缚?同时,也对古人追求名利、争强好胜的行为提出质疑,暗示了对个人精神自由的向往。
尾联“愿言独抱遗经䆒,刊落纷华与道期”,表达了诗人希望独自坚守经典,摒弃浮华,追求真理的愿望。这里的“遗经”指的是古代的经典著作,“刊落纷华”意味着去除表面的华丽与浮躁,专注于内在的精神追求,“与道期”则表达了与真理、大道相会的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读书经历的回顾和对古代文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修养、知识追求以及理想境界的深刻思考。